这篇书摘是2016年初自己在博客记下来的,不经不觉2016年因为自己的一个起心动念就加入了正安,也认识了李辛老师以及很多令人敬仰、佩服的老师,感恩!蓦然回首,发现这篇文章在自己博客的访问量居然是最高的,现在很少用博客了,更多用简书的话,也把它搬过来,自己时不时可以看看,同时给一同喜欢健康学习的朋友们!:)祝福!
准备把李辛大夫的这本书作为日常照顾自己和家人,及哲学提醒自己方方面面,真的是一本大好书!
生病是正常的,要保持静心,细心观察,防范于未然,从每次孩子生病中找到线索。不要给某个病的名字吓着了,贴了标签,然后设计一套固定的方式去处理,原本流动的河流就给限制住了。
判断病症关键:
下焦和中焦有无能量,渠道通不通?是实还是虚?要从能量角度来看待健康问题。观察通不通的观察:出汗、排便、排尿、手脚温还是寒,舌苔。留意孩子心情好不好,玩得时间够不够,要全身带动地玩。神定不定,孩子如果受惊,安神的方法P68。
三焦判断
下焦:泌尿生殖系统,属精,元气;中焦:中气,消化系统;上焦:卫气,呼吸系统。胸隔到duji之间就是中焦。
药方与案例
中焦(肥胖或消瘦,脸色偏黑)消化系统有问题,病例:咳嗽一月,情绪不稳,大便不畅。
柔和脾胃,增加中焦能力“参苓白术丸(适合脾胃比较虚弱)”,加上小剂量的荷叶、苏叶、薄荷、芦根,熬得淡淡的,吃几天就好。
中焦瘀滞与不足:
第一,吃素一点,量要少些,尤其是晚饭。
第二,要运动,开上焦和中焦。
调理:保和丸和平胃散;保济丸和大山楂丸。舌苔厚了,要多运动(我个人觉得是化湿)。
案例:咳嗽、流鼻血、有痰咳不出来,吃了甜食容易生病,因为甜食比较粘稠,中焦运转不来。痰平时是白色的。多艾灸足三里和中脘穴+贴duchi。痰湿其他案例P51-53
中下焦有陈寒:
下眼帘、鼻梁发青、发暗、有点黑,凹下去,说明中下焦不足。改善:不吃凉的,偶尔喝点姜汤或者紫苏红糖汤(对于我自己姜汤好点),duchi贴刚才的肉桂吴茱萸丸或者姜片。
四肢虚寒,平胃散、参苓白术丸,厉害时吃新鲜的车前草,利尿去湿毒。
胃口调理:
夏季小茶方:苍术 6克,荷叶3克,每天喝,对于消化不良孩子或者肉吃多了有停食,舌苔厚,皮肤张东西的可以用着两个药调理P57
实和虚:
渠道不通就是“实”,能量不够就是“虚”。
案例:手脚冷,脸色无光,就是表实里虚,便秘5年。
药方:乌梅干姜汤+附子理中丸(P16)
螨虫过敏和鼻息肉:
找适合她的而运动,每天至少1-2小时(必须一个小时以上),坚持3个月,晚上那顿少吃点,尽量不吃肉。敏感的孩子更需要运动。
其他:
- 果汁对于中焦脾胃强壮和有运动习惯的人来说,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已经中焦虚弱的人,寒凉湿的水果、果汁、酸奶、冰淇淋都容易伤及脾胃的阳气。
- 小孩尽量不要养成看电视习惯,他们需要不收干扰地接触活生生的真是世界。孩子需要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全身心投入到真是的世界,建立他们与这个世界独有的感受和觉知。
- 关于焦虑和抑郁 P26.
- 能量加减法 P27
- 小孩不能长时间推拿 P28
- 保护小孩下焦:早点睡觉,别玩游戏,别看太久电视,但也不要让他憋闷气,肝气郁结也不好。
- 对于使用抗生素和过敏药的思路,和使用后调理
- 舌头有齿痕印,说明气虚,运动少,流通弱,身上多余水太多,湿气排不出去,内脏水汽多,舌苔才显得又胖又湿。
- 虚的人泡到微微出汗就好。
- 感冒清热冲剂开上焦,小柴胡冲剂是温开(偏寒)
- 关于牛奶,无病精神好,又有运动+休息好时可以喝,代表有足够阳气消化。
- 对待小朋友不做作业如何处理。P93
- 阳气虚身体有痰湿的人不适合大量的喝水。
习惯养成:
第一张方的习惯
一定要在23点前睡觉,22点更好。工作时间减少,休息、运动时间要增加。
养神:
- P77-78 太多和外界联络,架构未来,心里和家里就很难安静。
- 不要去人太拥挤,塑料儿童乐园。
- P80 学会选择,“互联网”我们的思想、感受、欲望、情绪不一定是我们自己的,其实都是虚空当中,等待我们和它对应。那是一个互联网,当你莫名其妙升起,不一定是你在升起,是你周围的环境,人床底过来。我们只是把它捉住了,以为是自己的,启动自己的模式程序开始应对。我们先让自己内心觉察到,才能让自己安静下来,变得简单一点。然后分辨出这个愤怒不是我自己的,这个欲望也不是我自己的,这个强烈的情感不是我的,我只是被卷了进来。这些要我们慢慢慢下来,静下来,才能体会到。
- 觉察自己的心与神。志就是一个长远的目标,当我们太疲劳的时候,志就散了。P83(很重要!)心和神矛盾的情况。心和神分离了就会“惑”。当你很纠结、很多不能控制、突然爆发的愤怒的时候。P84\P88, p97-104
能量:
-人类和世界的交流和认识有两套方式:第一是感受,第二是我们的意识,逻辑思维。其实是人类社会几千年来得云存储空间,然后再某个世界地点输入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很多想法是被植入的。关键是建立个人的认知感受体系,不断完善它,形成内心和外在世界的统合。
- 人在低能量时,最适合的食物是温暖的,柔软的,简单地,容易消化的,这些食物不需要太多身体的能量就可以消化吸收。
- 能量的耗散P113,心静就能收聚能量。小孩开发过早,生命能量就没有积累,沉淀。
- 如果你放松、独处的时间不够,时间长了,你就一直对外界在做应激反应。因为你在过度燃烧。一些疾病只是个警报器。
- 神要保持稳定,方法P117. 每天花时间安安静静坐一会,10分钟也可以,不要习惯性去看景色和地铁,闭目养神,慢慢找到那个相对放松、安静、清晰、自然的状态。每天留意一下自己,就能把散乱的外在能量收回,像在家把东西归位一样。不要持续看过激电影,在过于混乱的地方逗留。白天使用电脑的话,晚上回家以后就不要再用电脑了。所有的社会能量都是“开”的,都是耗能的。到自然坏境散散步,呆一呆是大补。到山里、教堂里、神庙里和里面干净的能量做交换。早晚找5分钟打坐。
- 身体能量低时,不如把自己和家人先照顾妥当。有关精力P127 疲劳后大吃大喝是一种最快速堆积垃圾的方法。
- 病到了下焦的能量和处理方法。P135,P139 平时我们生活、做事最起码需要60-70%的能量水平,当能量只有30%就会出现抑郁症或者恐惧症。低能量不只是身体问题,是全方位问题。P212
- 打坐 P142-147
- 安心,对孩子的担心转为祝福, 把心念放妥。对孩子的期望不要太具体化,可以是某种状态。
- 不要让自己永远处在有问题需要解决的状态当中,会永远固守在焦虑、耗散和狭窄的格局中。这样我们的神和天地就阻隔了。当你断开的时候,孩子们也觉得断开了,就只能紧紧地贴着你,把妈妈当充电器。
- 教堂的联结。 P156, 平时要注意自己喜欢喝什么联结。
- 儒家讲立志,佛家讲发愿。它其实在提醒我们,要超越个人目前的一些小东西,不是完全不要,还是要满足自己,安排好生活,但不仅仅局限于此。这样可以跳出来,给自己一些时间。P157 当我们很累的时候,用你信任的password接通信仰,尤其是敏感的人。
- 改变“容易担心”的习惯 P161,讲放松 P159-161.
- 感应点燃了你内在的模式,讲对自己的接纳 P162-P164
- 世间一切都在变化,因为能量是流动的。体会自己安心舒服的感觉,这个就是你的原点。
- 一家人要形成一个小生态,而不是作为妈妈的不断给予。关于孩子的爱P171平时让孩子充分地玩,充分地休息。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孩子其实会不断自我调整,不用太在意,她会慢慢走向正轨。
- 不要错过每次不开心、害怕、担忧、吵架,如果每次都多了解一点,这次吵架不是为了土豆有没有放盐,其实之前已经积累,把它固化了,我开始释放这一类的频率,翻出类似的时间,把对方给感应出来了。觉察是一生的功课。
- 作为心理医生,有时候不会把社会的伦理道德放在治疗的签名,我会首先考虑怎样对这个人的生命最重要。
- 关于怎么做决定 P186
- 爱看书做学问的人需要给自己安排很多增加流通的运动和外出旅行的机会来平衡阴阳。敏感的孩子更需要运动。
- 爱完美,如果给你一个任务,可能只需要你做5分就可以,但你一定要做到10分,这个要注意。把自己对孩子的专注度和敏感度放低一地点点,你的敏感度偏高了。先留意自己“老师容易关注不够好”的这个习惯,降低自己要求到90分,然后60分,慢慢就达到平衡状态。最后你知道那只猫还在那里,但不会跳起来,和这只猫和平共处就好了。如果用漫画表现圆满和解脱,就是原来身心世界的各种野猫凶猫、妙曼声色都和谐共处在一个更大的花园里。我们要给自己留一点世界和空间。P201.
- 关于完满,和人生答案的寻找。P205
- P214 最好的“充电”模式。
- 神质P216-227, P231 观想一朵莲花给她。
- 对林黛玉的建议:最弱的时候每天散步2次,然后每周2次瑜伽,再来做哑铃、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冬天不宜出太多汗。
- 电脑后面联结的都是一个魔鬼,魔鬼就是我们内心没有平衡的一面。晚上8点以后不用电脑和手机。10点半前睡觉,接触自然(耳鸣自然好)
- 关于素食:要自己和周围的人安心。人紧张和抗拒把素食的益处都抵掉了。P251
- 人是自由的!生命力的强健和身体的强健有直接的关联。孩子处在高版本和高能量上就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 某些事情老被打断,代表这个方向不一定是你当时最需要的,或者你内心有怀疑。
- 判断孩子的体质 P266
- 人生的任何阶段都能够发挥你的作用,不是非得成为谁谁谁,或者非要上某个学校,你成为你自己就可以了。
- 再增加更多的财富,你只会关注它涨涨跌跌,然后你在那里费神。对于健康也然,老天一早安排好我们生存所需和生命所需面对的东西,不要花费太多精力去追逐。只有当这些东西考虑少了,才不会给外界干扰太厉害,就可以用生命力和精神的专注力放在自己真正需要发展的部分
思考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
书摘正文:
做一个安心的家长
孩子病了,家长需要做什么?首先要安心、静心。
我注意到有两类家长。一类家长,他们没有太多的医学知识,但遇事并不慌乱。他们会预先判断一下,孩子需要吃药吗,会不会转成肺炎,还是很快会好?这类家长是安心的,他们正在密切观察各方面之间的关系和反应,对后面趋势有所判断,找医生只是来验证一下是否有风险。另一类家长,平时遇事就容易慌乱,孩子病了更是如此,乱找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而且已经给孩子用了好几套方案,这个就很麻烦。
我们欣赏第一种家长,先安心,把问题简化,首先判断一下孩子有没有生命危险?感冒转肺炎也没那么可怕,虽然病深入了,但身体的抵抗力还有,肺炎对中医和西医来说都不是大病。但你需要判断,会不会恶化?或者请医生帮助判断。如果判断不严重,甚至不需要吃药,就让孩子安静地在家里休息,好好吃、好好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