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个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如今的我们早已被手机,电脑等各种让人上瘾的东西所包围。
仿佛,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时代。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坐在家里,开着Wifi,吃着零食,舒服的躺在沙发上,享受着视觉和听觉的盛宴。
的确,这是最好的时代,但是,这也是最坏的时代,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
今天就来聊聊尼尔-波兹曼的代表作之一《娱乐至死》,批判的正是我们所处的娱乐化时代。
在本书中作者提出,由于新的媒体方式的不断出现,使得我们的生活方式,社会行为朝着“越来越嗨”的娱乐化前进。
我们在这样充斥着无限娱乐化的世界里不知不觉成了娱乐的奴隶。
就好像当我们在玩王者荣耀的时候,要好好思考下,究竟是我们在玩王者荣耀,还是王者荣耀在玩我们。
不管我们承不承认,我们在自己哈哈大笑的世界里成为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生物。
书中首先进行了关于媒介的认知,他指出媒介是一种隐喻,我们很难发现他会对我们的文化产生什么样的消极影响。
也就是说当我们从看书到看电视的整个变化过程中,我们也分不清到底失去了什么和得到了什么。
媒介就是认识论,指我们都是通过媒介来学习知识和认识世界的,也就是说,现在我们都是通过网络来认识世界的,而网络的本质就是娱乐,所以我们看到的世界便是一个娱乐的世界。
其实我们初次接触媒介就是伴随印刷机产生的报纸,作者随后又谈到美国的印刷机时代。讲到印刷机产生的铅字文化对人们生活,思想,行为的影响。它帮助了早期的美国人们认识了智力和真理,而这样的文化是一种严肃的文化。
再这样一种非娱乐的环境下,媒介所表达的就是一种思想的模式,这就是为啥当我们看书的时候更倾向于去思考,而当我们看电视的时候就像一个傻瓜一样,更倾向于无脑的享受。
随着印刷机时代的逐渐远去,人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娱乐盛宴,而这一切要归功于电脑和网络时代的来临。
网络时代,文字文化转向了图像文化,媒介更加想满足我们的视觉体验,于是网络遍倾向于越来越严重的娱乐化,比如,宗教娱乐,政治娱乐。
仿佛离开了娱乐,人们就像蚯蚓离开泥土一样不可存活。
我们不假思索的成为了娱乐的努力,不加任何反抗并且乐在其中。
有人说,人活着就是要开心,这娱乐是人之常情,但是背后却有着深深的隐患。
图像文化相对于文字文化有更加严重的弱点。
首先,图像提供的信息是不完整的信息,信息来的快,去的也快。
其次,图像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吸引眼球,而娱乐性恰恰是最好的方式。
于是,网络上充斥着大量无用的信息,人们普遍相信眼见为实,所以很容易被娱乐化的图像蒙蔽或者欺骗!
正如作者所说,“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而言之,如果人民退化成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物形同杂耍,那这个民族就危在旦夕,文化的命运就在劫难逃”
手机不离手的当下,是否我们早已成了娱乐的奴隶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