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文武双全的人,郁郁而终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出过许许多多的名人,有一代诗仙李白,一代枭雄曹操,也有著名的吃货苏东坡先生,但今天要说的是能文能武的一代文豪—辛弃疾。曹操也是文武双全,但我更多的是想称之为政治家,李白也会武功但志不在此。只有辛弃疾是真正上过战场带过兵并且取得胜利的人。


下面和大家说一下辛弃疾这个人:辛弃疾以惊人的勇敢和果断力斩杀叛徒张安国由此步入仕途,时年25岁。辛弃疾抱着满腔的对国家兴亡的热血,对民族命运的关切以及忧虑想要在战场上实施自己的抱负的时候,此时的宋王朝却已经不愿再打仗,于是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重要的地方官职,去治理荒政、整顿治安。这显然与辛弃疾的理想大相径庭,虽然他干得很出色,但由于深感岁月流驰、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内心也越来越感到压抑和痛苦,空有一身抱负的辛弃疾才华得不到施展。现实对辛弃疾是残酷的。他虽有出色的才干,但他的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却使他难以在官场上立足。另外,“归正人”的尴尬身份也阻拦了他仕途的发展。使他的官职最高为从四品龙图阁待制。在这些郁郁不得志的时间中,辛弃疾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有描写闲云野鹤的田园生活的《临江仙》《浣溪沙》《鹧鸪天》,有描写古人战场杀敌的《八声甘州》中李广的“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永遇乐》中“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南乡子》“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权。辛弃疾羡慕那些上战场杀敌的古人,而自己却没有这个机会杀敌报国,空有满腔热血。开禧三年(1207年)秋,朝廷终于再次起用辛弃疾为枢密都承旨,令他速到临安(杭州)赴任。但诏令到铅山时,辛弃疾已病重卧床不起,只得上奏请辞。那个说着“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辛弃疾终究没能抵住时间与伤病的折磨,在老年终于迎来了战场杀敌的机会却再也拿不动刀了。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


辛弃疾一生都想的是报效国家,战场杀敌,写词成为词人或者是诗人并不是他想的,然而都抵不过生不逢时,在本该是在驰骋沙场,意气风发的年纪却困在官场,到能上战场的时候,却提不动刀了,空落得个抱憾而死的下场。但不能否认辛弃疾在诗词上的造诣,他的词作题材广泛,有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以及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外号“词中之龙”。


辛弃疾武能上战场杀敌,文能作词600多首,其中经典的令人称道的诗词也非常之多,但最后还是生不逢时没能实现自己一生的志愿,郁郁而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日记 灵魂独自的欢歌 曲调低沉 轻声哼唱 音符迷幻 歌颂着 顽固不屈 可怜的 孤芳自赏 —— 有人说能坚持记日记的...
    贫嘴老韩阅读 287评论 0 5
  • 明年你还会喜欢我吗? 明年看谁先说话。 我心里有你 有时一整天 你始终在我的脑海里 你的声音还缭绕在我耳边 到现在...
    致羊男阅读 173评论 2 1
  • 佑馨阅读 270评论 0 0
  • 11月26日的生日花,酢浆草。 酢浆草这种感觉很多地方有碰见的花草,似乎不无拘束的普遍分布生长于路边的草丛,田园郊...
    冬林探花阅读 3,224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