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前半句,"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本句话教会大家如何识人,即交友用人时,要看这个人的家庭环境是否和谐。即他对父母是不是足够的孝顺,身为兄长是不是对自己的兄弟足够友爱,身为弟弟能否对自己的哥哥足够恭敬。
按这套道德标准来衡量,如果一个人能够遵守“孝”和“弟”这两个道德规范,那他就是可交的,可用的。但那些家庭关系不和谐的人,就被否定了。
但我们作为当代人,其实都知道,很多时候不是这个人本身有问题,是原生家庭造就了他的性格和与他人相处的方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人际关系模式直接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其实成长过程中,孩子也是受害者。
但结果几乎是确定的,这些家庭关系不和谐的人,由于他们没有学会平和的相处模式,在走向社会,与其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也的确是很容易出问题。所以,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关系中,家庭关系的和谐程度依旧不失为有价值的参考标准。
后半句,“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其中,“仁”强调人与人间相处的原则,怎样处理关系;而“本”,则是我们的根本,是做一切事情的关键。
有人说《论语》是古代的心灵鸡汤,甚至是封建统治者给民众洗脑的工具。不可否认,它确实有封建统治思想,包括为政、为人的原则,但它也的确是一本思想典籍,在当时来说极其先进。正是有了这种思想的引领,才有助于当时全民族的思想统一,社会稳定,才有了中华民族的飞速发展。
即使在现代,《论语》的基本原则也是适用于中国社会。至于一些君臣礼仪,此一时彼一时,显然不合时宜了。
当今新一代的青年已经能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传统文化的观点了,我们可以取其精华,修身践礼。国学文化也不应成为统治者政治洗脑的工具,而应以其自身的文化内涵去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
若璠su,二宝妈,坚持100天跑步,坚持100天连续写作。今天是连续写作的第33天,累计输出25244字。
自律让一切更自由,我愿和你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