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阅读的感受
本次作业拖的时间较长,下笔写时都快没有感觉了,听了两遍录音、看了几遍书,只有一次早晨阅读时比较有感觉,浮躁的心无法安定,找不到那种有感而发的感觉。
第十章虽然是在说公正的评断一本书,但给我的感觉里面提到的方法与思路可以应用到各类沟通活动中,这给自己很大的鼓舞,自己一直感觉在这方面比较欠缺。我按照书中的小节,分别写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观点。
在经历了前边几个问题的解答,读者与作者达成了共识,找到了共通的词义,以及找到了文章的主旨,书籍的主旨,这样你完成了所有基础工作,在本章就要开始作出一个公正的判断,得出自己的结论,通过前面的努力得到一个结论,那么这就是你自己的内容,再通过合适的方式,把自己得到的结论表达出来,这是你作为一个读者需要做的工作。
本章节重点讲解了如何做出正确的评判,按照前面分析阅读的步骤完成书籍的阅读,紧接着要对一本书做出评价。什么是评判?怎么样得出一个评判?如何正确得到一个评判?哪些错误不能去犯?这些都是本章重点讲解内容。
前言,解答了为什么要对一本书进行评断。主动的阅读不会为了已经了解一本书再说些什么而停顿下来,必须能评论,提出批评,才算真正完成了这件事。这个步骤是主动阅读活动必经之路,作为一个对自己有期许的读者,那么在他读完书之后,自然而然的就要产生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不论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他都要说出个1、2、3来,并且要有理由,而不是胡搅蛮缠,强词夺理的表达自己对书的看法,这样做不是有效的沟通。读书是一个对话过程,与面对面沟通不同,他是一种离席的沟通,双方不能及时的获得对方的反馈,只能是通过整体性思考,借助各种辅助手段来完成沟通(词义、段落、共识、主旨等)。
受教是一种美德。如果一本书是在传递知识,作者的目的就是在指导,教导读者。而作为读者就要有效率的来阅读,有效率的接受指导。本小节重点是在讲作为一个读者,最能学习的读者,也就是最能批评的读者。他是一种自动自发的使用自己的理解力与判断力对一本书做出判断,而不是人云亦云。 本章节讲解了什么是受教:让读者与他齐头并进,达到与作者对话或回话;受教的过程是怎样的:主动的进行独立判断,回应作者提出的问题;受教的标准是什么:要完全理解作者在说什么,并且是在评价之前完全了解。
修辞的作用。修辞就是要知道如何去说服对方,这个过程是作者将自己的理念通过读者容易理解的规则来讲述,这是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础。作为读者也要接收修辞的教育,这样才能掌握沟通的规则,找到对方表达的重点,不被一些表象所吸引,产生理解的偏差。编译与反编译的过程都要用同一种规则和语言,这样才能实现信息的有效转换。
暂缓评论的重要性。本小节说了分析阅读的第九个规则:在你说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我暂缓评论”之前,你一定要能肯定地说:“我了解了”。这就是暂缓评论的意义所在,不要着急说出自己的观点,一定要听完对方的表述,让对方完整的表达他的思想,同时确保自己完全了解对方表达的内容,才能进行评价。作为读者在这个方面的练习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话来重述作者在整本书、某一章节、某一小节中提到的观点,如果能清晰的表述出来,则说明你真正理解作者的意图了。
避免争强好辩的重要性与化解争议.这两个小节讲解了最后两个规则,规则十讲的是读者在表达自己观点时的应持有的态度,理性的表达自己观点,任何无理的辩驳或争论都是一种控制欲的表现,无助于沟通的进行。规则十一讲的是求同存异的过程,不妄自菲薄,你自己产生的观点与书中的观点不一致时,不见的是你的错误,此时作为读者应该为自己的观点找到理论基础,并且表达出去,用自己的话表达出去,才是正确的做法。
四个收获
- 1、知道了修辞的作用。他就像一套编程语言,有具体的单词、语法和使用规则,在整套方法的指引下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才能被对方所接受;同样作为读者也要掌握这套方法才能有效接收信息,否则都是被动接受的过程,无法形成独立的思考。学习一门技能重点是学习规则,方法与关键词是学习规则需要的辅助工具。
- 2、收获了受教是一种美德的观点。通过这个章节的理解,知道了作为一个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到底应该做些什么才是有效阅读。自动自发地运用独立的判断力,了解作者的思路,同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并作出评断,赞同或者反对。这个赞同与反对都是讲过独立思考得出的结论,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而不是胡乱猜测,一知半解的表达。
- 3、如何评价一本书,这也是有规则和方法体系的,前提条件是完全了解作者的意图,只有这样才能公正的评断一本书。关于这一点的理解在我书写《任性》书评时最有体会,总是有所感,就是说不出来,或者无法有效的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就说明自己并没有读懂这本书,与其焦虑如何写书评,不如继续阅读这本书,让自己真正读懂为止。
- 4、读一本书,是与作者进行对话,他是一个沟通活动。作为信息接收者,读者要尊重作者,让作者说完,并且让自己完全理解作者所说的含义,才能开始对话,否则对话过程无法有效进行,因为你的理解有偏差,与作者不在一个频道上。这是一个主动阅读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在进行大量阅读之前,先用一些时间锻炼自己掌握这些基本素质,否则读再多的书也没有用,无助于理解力的提升。
三个感悟
- 1、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的过程都要形成一个结果,要将自己执行完成后的思路写下来,否则无法回顾,也无法有效获得反馈,无助于自己阅读刻意训练的持续进行,在这个上面慢一点是最重要的事。
- 2、与高手过招的好处是数不清的:通过结果对比,知道自己理解力的差距在哪里;通过招数的观摩与对抗,知道自己的技能在哪里还有差距;通过各类近距离的观摩与对比,知道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做最有效,少走弯路,做正确的事。
- 3、通过本章的持续阅读与理解,知道了将一个观点或者方法讲解清楚,并且传授给他人的过程,他一定是先从基础概念,基本顺序开始的。公正地评断一本书,他的解决顺序是这样的,如何评断一本书,什么是评断,评断之前要做什么,什么时间去做评断,什么是公正,什么是公正的评断?真的是需要多问几个问题,才能有助于自己理解一本书,理解作者的意图。
二个改变
- 1、把自己的阅读速度慢下来,将自己体会到的方法应用到目前正在阅读的几本书中。
- 2、在与人沟通时遵循准确表达自己思维的规则,努力学习知识的规则和沟通的规则,比如自己做的进销存业务咨询,就可以很好地帮助自己锻炼技能。
- 3、健身运动领域是一个自己与身体进行沟通的过程,要掌握身体运行的规则,才能更有效的使用身体,完成自我成长。
一个行动
用新的理解继续完成接下来各个章节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