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汉走路、失之交臂与因祸得福

科学史评话

海森堡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醉汉走路问题”:

假设有一个醉汉,每走一步都会随机拐弯,那么走了80步之后,他最有可能在多大的范围之内呢?
答案是54米。

由此推测二战时期要造出链式反应的原子弹,需要一个直径为1.08米的金属铀235,其对应的重量是14吨。战时的德国没有这么多原料,所以德国基本放弃实弹研究。

当海森堡听说美国利用原子弹轰炸了日本广岛时,极端诧异。要知道,美国飞机当时最大运输重量是10吨,按上述推测,仅金属铀就14吨,加上其他控制设备,总重量肯定大于10吨啊,美国人是怎么做到的?

实际上美国原子弹总重量仅4吨,里面的金属铀只有60公斤。

所以海森堡最初的假设肯定是错误的,他推测的金属球是最大值,而不是最小值。由于这个理论的失误,导致二战德国没能最终造出原子弹。当然,海森堡因祸得福,没有造出祸害大家的罪蛋,在人性方面反而获得了成功。

摘自《科学史评话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