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月份开始离开企业,选择做一个自由散人开始,转眼过去了差不多10个月时间。当初之所以选择从职场离开,一是因为要解决5岁的儿子上学接送的难题,二是因为想要自己做一些自己想要做却不得做的事情。说实话,在职场中或主动选择也好,或随波逐流也罢,也已经过去了15个年头。如今才真正有勇气走这一步,也确实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10个月下来,虽然没有做出什么让自己值得骄傲的大事来,却也有了一些以前从没有过的新的思考,不敢说经验,仅仅算作一点自己的个人心得而已。“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原本我对这句话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因为我们有了思考,进步了、转变了,所以上帝泯然一笑。另一种理解是我们所有的思考也许在上帝看来仅仅是真正大智慧的冰山一角,甚至连一角都不到,便在那里自以为是,于是上帝讪然一笑。前一种是正面积极的理解,后一种是消极冷峻的认知。不管如何,用一种折中的方式,仅仅作为一种个人的心得来写这些文字,也算作这10个月的小总结吧。
收获1:平心静气才能享受当下
可以说“享受当下”是时下被引用率最高的词之一但如何享受却很少人提及方法。10个月时间,从朝九晚五有规律的生活,变成一种自由到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的生活,是两种不同的状态。在此过程中,深深体会到,这其中需要经过三道关卡,才能做到更好地享受当下。
第一关:调整心态,视当下为理所当然。
其实,我们不是怕改变,而常常怕的是为改变负责。刚开始改变,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过心理关。如果说,在原来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还有被时代抛弃的话,那么,在今天已经没有这样的状况。你从没有被时代抛弃过,因为我们绝大多数都是被趋势裹挟着走的人。因为,如果你愿意,你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和这个世界链接,找到你想要关注的事和人。
有个朋友一直有想要换工作的渴望,问其原因,他说现在的公司关系复杂,每天置身其中身心疲惫。想要换一份工作,投出去的简历却石沉大海,毫无音讯。想要一狠心辞职,在家好好休养一段时间,让自己有些失衡的心理恢复平静,问我该如何选择。我问了他一个问题,“你想好了辞职在家期间要做些什么了吗?”他摇摇头。其实这才是关键。我们换工作也罢,辞职也罢,其实需要一个“过渡期”,而这期间最需要你为自己找一个填补的事情做,看书也罢,上课也罢,跑步锻炼也罢,无论什么,都需要有一个东西填补进来。这就是心理学上说的,去除掉旧习惯的最好方式,不是完全剔除它,而是培养一个新的习惯去替换它。
第二关:从原来“or”模式,调整到“and”模式。
非此即彼的认知已经过时。这样说的理由有三:1、时间有限,不可能一件事一件事的来;2、““or”模式属于非此即彼的状态,浪费时间在艰难抉择的两难境地;3、重要和紧急其实很难分得清,与其花时间明确谁是重要不紧急,哪个是不重要但紧急这样的事情,还不如同时做起来,哪怕不能十全十美,但总是有实际的进展。
曾看到一个按照这种模式超级成功的典型,是一个日本女医生吉田穗波,她生了5个娃,上着班考上哈佛,还顺便写了一本书。其中的奥秘之一,就是充分发挥“and”模式。按照她的理解,我们不能改变时间长度,但完全可以增加时间密度,这就是“and”模式。
那么,如何进行“and”模式呢?用我自己的亲身实践来说明,也许更有説服力。从2月份离职后,我就给自己确定了一个月度的作息安排,具体是这样的:
坚持每天接送孩子,与孩子亲子30分钟以上
每个月固定月度10本书
每本书做一张思维导图
每个月写5万字的文章
用一种工具深入到生活中
延伸所学课程的深耕细作
这些事情同步进行,几个月下来,遇到很多事情交叉到一起是很正常的,但好在坚持的还不错。虽不能每件事都做到尽善尽美,也正是在此过程中,不同角色融合在一起,让我更加体会到生活的美妙,在不完美中追求圆满。
第三关:找到本心,平静面对
时间的自由于我们最大的益处,便是多了自主性。它就像一个空房子,需要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填补进去真正所需的东西。而深陷匆匆之中的我们,却很难有这样的机会去慎思、明辨,然后再笃行。
10个月时间,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所选的路。其实,兴趣是个双刃剑,很多人拿着它标榜自己,实际却毫无主见。所谓的兴趣,不过是人云亦云的随波逐流后的结果。而时间的自由,却能够让自己更清晰看清它:你所谓的“兴趣”,到底是源于你的本性,还是你为了谋生而选择的一种权宜之词。发现兴趣的好方法,其实是给你一段时间的空白期,然后你问自己,现在我能够自主决定我想要什么,那我最有冲动去做什么。这才是真正的兴趣所在,因为它是基于我们的价值观,是我们真正看重的,也是最有动力去长时间努力的。
于我而言,10个月时间,让我真正看清的是,我真的对读书、心理学、分享和助人有着莫大的兴趣,那就平静面对它们然后努力做好它们吧。
收获二:本性使然的事,就顺其自然地做
这是我的第二个小的收获。其实,我是一个外表和善、内心异常龟毛的人。不想要欠人情,也不希望乱承诺。不喜欢强人所难,更不愿意做自己不太愿意做的事。这也许就是SC型的人的本性吧。与其靠别人,不如好好做自己。我知道,这其实和当今“圈子文化”大行其道的时代也许格格不入。
也正因如此,原本的21天NLP研习营也停下来,只因羞于每次都要请同学、同事过来做分享,想想可能影响到他们原本的计划,可是碍于面子又不得不答应我的要求。同时,原本的读书会也做到一半停摆了,同样是期待大家共同读书、进步,却难以杜绝进群就发广告,却不太忍心每次都驱逐出去人家。诸如此类的事情,也确实有些难办。
听过一次秋叶老师的线上分享,讲的是如何打造一个活跃的社群,印象深刻的有两点,一是他所说的“如果爱我,就花钱卖我的课”,不付费就不是真爱;二是要是一段时间不活跃,立刻清除出群。但说实话,这两点我都不能百分之百地践行。不是方法不会,只是本性使然。
于是思前想后,自己能够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喜欢分享就分享,喜欢讲课就讲课,喜欢做个案咨询就咨询,喜欢读书就多读书,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切顺其自然。学不到他人的方法活着,就用自己的方式存在。这其实我之所以喜欢“学习”的英文是learn,而不是teach的原因,我无权交给他人什么,也无力让他人改变,我们都只是平等地交流、学习罢了。
收获三:你的价值不在于圈子,而在于自己
有一段时间,总是受手机困扰。原因就是只要几个小时不搭理,就会有超过3000条的微信群信息未读。我们生活在众多的圈子之中,家庭圈子、工作圈子、朋友圈子、兴趣圈子,等等。刚开始的时候,还总是会对加入多少个高质量的圈子而兴奋,但后来逐渐被信息超载压得喘不过气来。
圈子是个好东西。它让我们拓宽视野增长见识,结识朋友拓宽人脉。“圈子是成功的捷径”,这句话不知道是哪位大神级人物跟我说过的。这和另一句话内涵异常相似,“要成为成功的人,就需要和成功人为伍。”初听之下真的是心有戚戚焉。
但时间久了,置身其中的自己却发现有些状况让我们不但不是那个传经授道的人物,而仅仅是花钱买见识、付费学课程的人名而已。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三:
原因一:身在圈子,很容易造成“从众心理”,迷失掉自己。
人是很容易迷失掉自己的动物,这是因为成也思维,败也思维。社会心理学专著《乌合之众》把这个道理说的异常清晰明白。如果有一个人突然停在路上,抬头看天,你也许觉得奇怪,对他不理不睬。但如果5个人一同站在那里抬头看天,你就会不假思索地一同望过去,可能还兴趣盎然地和对方讨论起你看到了什么。
大前研一说,如今的时代已经异常复杂,根本无法用线性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而只有拥有真正逻辑思考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看透想象,找到本质。看一看身在圈子中的人,不假思索地接受任何信息,然后兴奋异常,而丝毫不问这和我的目标一致吗,和自己的本性相符吗,与自己的当前水平匹配吗。
原因二:圈子的档次不代表你自己的档次。
圈子的档次其实和创立圈子的人的档次息息相关,而并不能完全代表所有人的档次。如果你以为认识了一个名人,从此就能跟他称兄道弟,成为穿一条裤子的好基友,那肯定是你想多了。我们不得不说,现实是残酷的。引领者、同盟者、追随者是有着天然不同的界线的。
引领者看的是前面,需要的是格局和视野。同盟者看的是横向,需要的是资源与竞合。追随者看的是当下,需要的是实践和耐心。要成为一个圈子中的引领者,甚至同盟者,需要先做好追随者,而做好追随者的本质,即使认清自己和提升自己。
认清自己的水平和界线,提升自己的实力和价值。价值永远是吸引别人目光的根本核心,任何一个圈子都是如此。努力让自己不是这个圈子的背景色,而是主导色,就需要认清自己这个前提,然后用踏实的努力去提升自己的价值。然后不是跟随对方,而是吸引对方看到你的可能性。否则,你将永远是那个为他人喝彩,替他人掏腰包的人。
原因三:你的价值在于做好区隔化。
市场营销上有句话:好产品就是“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特”。这就是区隔化。共性让我们产生链接,而个性让我们创造价值。产品如此,团队如此,圈子也如此。
举一个实际的例子吧。我认识的一个郝哥做了一个社群,专门做培训的事情,短短三年时间,社群已经突破了10万人。其中就是做了一件事情,把培训的上游培训中介、中游培训讲师、下游的企业和个人融合到了一个社群中,让他们的不同需求产生链接,形成闭环,最终创造价值。这其实就是区隔化的真实例子。
让需求催生出更多价值,让价值在不同群体中流转。那么联系到我们自身,我们在圈子中是如何和他人创造区隔化的呢?在你的身上,有多少是这个圈子中其他人需要的,但不拥有的资源和价值呢?如果你拥有了,那么你的价值就会在圈子中放大、彰显,产生价值回报。
收获四:别轻易相信,请明辨、慎思和笃行。
我喜欢同一类书同时看,这个习惯让我有许多收获,一是通过读一类书,快速形成一个方向上的知识体系;二是通过不同作者对同一问题的说明,形成多角度思考视角,去伪存真;三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途径去吸收和理解,避免人云亦云。
不轻易相信,才能更加了解真知。接下来举个例子。在很多讲沟通、学习的书籍中,都会提到这样的一个知识点:
语言分成两种,一种就是我们所说的话,这叫语言,另一种就是非语言,包括语音语调、身体动作,而我们沟通、学习而言,说什么其实是占比例最小的部分。这三者所占比例是什么呢?
语言文字7%、语调语气38%、肢体动作55%
因此,沟通、学习最重要的是看后两项。怎么样,你学到的是不是也是这样的,你告诉别人的是不是也是如此呢?先别急着相信,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看另一种说法。英国心理学怪才理查德.怀斯曼在他的专注《怪诞心理学》中“撒谎与欺骗心理学”章节说了他做的一系列实验,去验证这个知识点。他采用的是实验的方式,让好莱坞明星莱斯利.尼尔森做一个谎言实验,实验很简单,就是让他在电视上接受一个采访,问他的一个喜好,不过一次说真话,一次说假话,然后让超过5000人去判断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结果是绝大多数人都判断失误。因为说谎者和说真话的人一样,他们在肢体动作上都保持一致,语音语调同样甚至更加平静。这说明最重要的后两项失效了。怀斯曼在书中说,两者的区别恰恰在语言上的不同,“说谎者通常会从心理上与谎言保持距离,所以在说话的时候很少提到自己或个人感受。”
这不由得让我有了心得,那就是先别忙着笃行,而首先要去明辨和慎思。这和德鲁克的“做正确的事和正确的做事”一个道理,也和大前研一的“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有真正的解决方案”不谋而合。
收获五:停下来,才会飞得更高。
你是学习狂吗?一天不学习就感到不自在;你是工具狂吗?任何事情都运用工具套上去;你是飞行狂吗?看到新的东西就狂奔而去,如蝴蝶般从一个花朵飞到另一个花朵。
我有一段时间,连续学了很多的课程,不同方向,职业规划、DISC、NLP、欣赏式探询还有6D,还不包括视觉记录、团队效能、领导力等等这些利用零碎时间学的短期课程。后来,我觉得是应该停下来,好好消化一下这些课程内容的时候了。因为,我深深地感到,学了很多东西,却对它们真正的应用还太缺乏了解,更谈不上有多少自己独到的心得。
于是,自己就把手头学到的这些内容归纳整合了一番,最后明确了软技能提升这个大方向。从内到外编排知识体系。这就是如下的这个草图,将自己所学的融合到一起,让他们为一个人从内到外的意识转变和行为改善和职业发展有一个闭环的改变。
停下来,才会飞得更高。与其一路狂奔向前,拥挤在一起,还不如让自己沉淀一下,纵身一跃,从一个新的高度去飞翔。这样做不仅能躲开“雾霾”,更能够清晰自己到底在做什么,为何而做。如此想来,能够有10个月时间来亲身体会、验证,真的是超值的发现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