鬯(chàng)-中国最早的露酒

大盂鼎 Great Yu Tripod

中国国家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尊3000多年前西周时期的青铜鼎。​

它高101.9厘米,重153.5千克,是迄今所见西周最大的青铜鼎。铜鼎内壁铸有铭文19行,共291字,写的是一篇“日记”,叙述了当时的一名王公贵族——名叫盂,受周康王册命的事。

翻译出来是这样的:

九月王在宗周册命盂。王这样说:"伟大英明的文王承受了上天佑助的重大使命。到了武王,继承文王建立了周国。排除了那个奸恶,普遍地保有了四方土地,长久地治理着百姓。办事的人在举行饮酒礼的仪式上,没人敢喝醉,在举行柴、烝一类的祭祀上也不敢醉酒。所以天帝以慈爱之心给以庇护,大力保佑先王,广有天下。我听说殷朝丧失了上天所赐予的大命,是因为殷朝从远方诸侯到朝廷内的大小官员,都经常酗酒,所以丧失了天下。你年幼时就继承了先辈的显要职位,我曾让你就读于我的贵胄小学,你不能背离我,而要辅佐我。我要效法文王的政令和德行,犹如文王一样任命两三个执政大臣来任命你,你要恭敬地协调纲纪,勤勉地早晚入谏,进行祭祀,奔走于王事,敬畏上天的威严。"王说:"命你盂,一定要效法你的先祖南公,"王说:"盂,你要辅助我主管军队,勤勉而及时地处理赏罚狱讼案件,从早到晚都应辅佐我治理四方,协助我遵行先王的制度治民治疆土。赏赐给你一卣香酒、头巾、蔽膝、木底鞋、车、马;赐给你先祖南公的旗帜,用以巡狩,赐给你邦国的官员四名,人众自驭手至庶人六百五十九人;"赐给你异族的王臣十三名,夷众一千零五十人,要尽量让这些人在他们所耕作的土地上努力劳动。"王说:"盂,你要恭谨地对待你的职事,不得违抗我的命令。"盂颂扬王的美德,制作了纪念先祖南公的宝鼎,时在康王在位第二十三年。

简而言之,就是周康王给盂“升职加薪”,掏着心窝子给盂说“公司”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告诫他要不忘当年周文王、周武王的初心,要像个创业公司永远活在Day1……

盂听完以后,大概也是非常激动,为了铭记领导说的每一句话,时刻提醒自己撸起袖子加油干,便请人铸造了这么一尊大铜鼎。

这就是我们今天可以在国博一睹其真容的『大盂鼎』。

西周的酒与鬯(chàng)

细看铜鼎上的金文,其中指代酒的文字有两个:

左边这个与酉字非常相似的是酒,而右边的便是鬯(chàng)字。

“日记”里写:周康王赐给盂一卣(yǒu)鬯。

卣,是当时的一种铜酒壶,大多造型独特做工精美。下图中这款名叫猛虎食人卣,感觉狂野中带着一点可爱……

而相关记载中,卣常作为鬯的专用容器出现。

且不管里面装的是什么,光看这包装,就知道价格肯定不便宜……

那鬯和酒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唐朝经学家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将商周时期“鬯”解读为:“以黑黍为酒,煮郁金之草,筑而和之,使芬香调畅,谓之秬鬯。”

汉代经学家郑玄注解的《周礼·春官》中,也有 “郁,郁金香草,宜以和鬯”的说法。

而《说文解字》中记载:“鬯,以秬酿郁草,芬芳攸服,以降神也”。“秬”即黑色的黍米,“郁草”即郁金香草,气味芬芳,它的地下根茎可入药且可作为黄色染料。

综上所述,鬯是一种专用黑黍酿造,并添加郁金草调出香味的调制酒。

从制作工艺的出发点和酒体特征看,与今天的露酒都十分接近。

因此,鬯被认为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的露酒。

露酒——“中式利口酒”

整理这些资料时,我一直在好奇

——是要多好喝的酒,才能让人相信它的香味足以吸引神仙降临?

可惜除了四书五经中的祭祀礼仪,其他关于鬯的记载少有流传。

酒圈大V李白倒是在《客中行》里写过“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貌似也是在说一种添加了郁金草的香酒,不过它是不是周天子同款郁鬯,就不得而知了。

即便是“万能的某宝”,也没能帮我找到黑黍酿成的酒,黑黍子倒是有卖,大多是喂鸟用的。

而郁金草究竟属于哪一种植物,今天还没有明确定论。

有人说它的香味类似兰花;

有人说它属于姜科植物,块根入药便是姜黄;

还有人推测它为中药麻黄,其中含有的麻黄碱成分(也是今天制作冰毒的原料)有兴奋、致幻功效,让那些喝了郁鬯的人一副“神明附体”的样子,因此才成为祭祀爆款酒。

今天,说到中国传统酒,白酒和黄酒尚还有些爱好者如数家珍地谈论,露酒却很少被提起。

也许是露酒的定义本就宽泛,又容纳了礼仪、口味、保健的不同酿造诉求,以至于它在年轻人脑海中依稀只剩下“小时候爷爷家那缸内有各种药材的茶色不明液体”这样一幅画面。

其实,传统露酒中有很多以花果为主角,口味香甜,喝法与利口酒差不多的宝藏配方。

这些“明清时期的少女晚安小甜水”,就留到下一篇再给大家介绍吧。

感谢你看完了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