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母爱的故事成千上万,每一段母爱都是传奇,这段母爱,尤为温馨动人。
女儿出生15天时,被一个蚊子咬了一个包,之后就一直发着低烧,夫妻俩觉得不对劲,就去医院一检查才知道女儿得了脑炎。
幼小的生命被医生抱进了重症监护室,医生直言相告:“你女儿的病不容乐观治好的可能性并不大,也许花再多的钱都无济于事。”她泪雨滂沱的求医生:“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女儿刚刚来到这个世上就离去。只要能救活她,我们一家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她治好。”以后人们总能看见一位身体虚弱的母亲垫起脚尖,把脸贴在重症监护室的窗口上,看着里面可怜的女儿,她一刻也不愿远离监护室,医生不得不提醒正在坐月子的她要小心身体吃不消,但她还是不管不顾。令大伙奇怪的是,不管女儿哭得多凶,她贴在玻璃窗上的脸都是笑着的。因为害怕女儿在一转眼间就没了,她总想着能听到女儿的哭声,就是一件高兴的事儿。
经过医生的努力,她女儿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但家里的积蓄用完了,还欠了医院不少药费,有好心人劝她:“你女儿的病再怎么治也会留下后遗症,花钱是个无底洞呢。”人们劝她不要白费心机,不如听天由命,趁自己年轻再生一个。
她不是不知道现实的残酷。走出医院,她大哭一场后,又笑了起来。他在心里告诉自己:不管女儿以后是什么样子,自己都要笑着陪在女儿身边。当天,她从亲戚那儿借来3000块钱,为女儿办了出院手续。
和丈夫商量后她辞了工作,在家专心照顾女儿。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丈夫微薄的工资维持,女儿三天两头要跑医院,生活的窘迫可想而知,一家人的一日三餐只能靠咸菜泡饭来对付,可就是这样,人们看见的也总是她那张微笑的脸。
她不厌其烦的教女儿发声,也不管女儿能不能听懂,经常很晚了,邻居还可以听到她一个人在和女儿讲话,那声调和节奏就像老师在读课文。而每一天的白天,她都要把女儿抱到屋外,花一样的笑脸从来就没有收敛过。别人觉得她精神不正常,隔壁的邻居甚至不敢接近她。
女儿3岁多才开始说话。慢慢地,除了她脸上那无忧无邪的笑没变,女儿的言谈举止居然和正常孩子无异,邻居和熟人都为她长吁了一口气,她的笑里,也多了一份轻松。
一晃女儿5岁了。有一天,她带女儿出去玩,一位专为企业拍广告的导演被女儿无邪干净的笑吸引住了。人们看见导演追上她,和她说了好久的话。半个月后,女儿的笑脸出现在电视上,那无忧无邪、清甜干净的笑令观众过目难忘,一件儿童产品很快就被女儿“笑”火了……就这样,女儿很快成了广告童星,不久,她还出演了几部戏,而在学校里,她的成绩也是名列前茅……
有一次,女儿的老师问她:“你就没有不开心的时候吗?你怎么总是笑得这么甜?”女儿回答老师说:“因为我有个爱笑的妈妈呀。”老师又问:“难道你就没有遇到过不开心的事?”女儿又微笑着答:“我妈妈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也是笑着的呀。”
她去上一档母亲节的节目,忆起艰难时,泪水突然夺眶而出……像是突然意识到了什么,她赶紧揩干眼泪向主持人和现场观众道歉:“实在对不起,我不应该这么失态,不过还好,我知道我女儿这时已经睡着了,她睡觉的时候,比平时笑的还甜。”
这是用笑创造出来的一个奇迹,这个笑让我们看到了母爱的强度和韧度。关于母爱,共同的特性都是牺牲,很多演员在讲述自己表演哭戏的时候,都提到一个最管用的方法:想想自己的父母,尤其是母亲操劳的身影和殷切的嘱咐,每当想起来,泪水便会不自主流下来。
上文中的女儿,如果没有母亲的坚持,如果没有母亲如此强烈的信念,一定要在任何时候都笑对女儿,我们几乎可以断言这个女儿是没有未来可言的。在最初女儿被诊断出那么严重的病情之后,她作出任何选择都是无可厚非的,然而重度的路它偏偏选择了最难的那一条,活给她的回报当然也是最丰厚的:女儿成了无忧无虑,天真无邪的笑娃娃。
人生的舍与得其实不是那么明显的。很多人,都只看到了一时,而忽略时间流逝之后选择的价值和意义。而无论什么时候,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不抱怨,不愤怒,不仇恨,微笑着面对每一段体验,我们所获得的都将是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