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学了一首婴儿晚安曲,语调平缓,适合给小宝宝哄睡。所谓的晚安曲并不特指某一首曲子,而是这一类歌曲的统称,看似奇怪却也正常,毕竟从语言的角度来看,指称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人为一种人为指定的约定俗成,这样一来,但凡是具备哄睡功能并为大部分人所接受的,自然也就归属为这一类了。
于是这里所说的的大部分人并不需要掌握什么真理,起作用的只是类似用户体验之类的东西。若再加以泛华,甚至都不需要用同一种语言,就好比总有哪些调调有安抚的功能,跟语言本身无关,这大体上也解释了即便是动物声音的拟声词不同语言也有差异的原因。归根到底,语言达意功能一致,至于表达形式,百花齐放也未尝不可。
晚安曲还是晚安曲,你的是,我的是,他的也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