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更智慧地学习——小学数学“真问题”教学探究》 第二章 读书心得
今天,继续对本书第二章进行学习。
第二章是承接了第一章“背景background”后提出的“what-是何类”问题——何为“真问题”教学?在本书中,将真问题的概念界定为“真问题是指向知识的意义建构,能引发学生真实思辨和讨论,可以促进其认知深化和思维提升的数学问题。”提取其中的关键词,分别是“指向知识的意义建构”——其核心在于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主动参与和互动,理解和内化知识,从而赋予知识个人意义;“引发学生真实思辨和讨论”——这里的意思比较容易理解,其实施路径在本书后文会有涉及;最终指向目的——“促进其认知深化和思维提升”。在本书特别提到了对教师在组织提问环节的架构学习目标与核心问题的要求,也就是说,“真问题”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该刻意避免盲目、松散和肤浅的问题。同时,书中提到的真问题特征中的第二点——“充分展现学生的差异性资源能自然暴露的弹性空间”的意思稍有晦涩,让我思考良久,也许其指的是学生在解决真问题的过程中会表现出差异性,而这些差异性资源在解决问题时会充分暴露出来,教师通过鼓励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和借鉴,能让学生意识到其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自信心。第二节中提到了“以学科育人为导向的问题空间建构”,并通过长方体表面积的提问序列很好地展现了真问题的内涵,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
真问题引发真思考,这对我的组织教学有了更多启发,也会让我在未来更多关注我的课堂提问于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