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电影(ifmovie)原创,转载请微信公号联系授权!
电影的好玩,往往是多方面的。
而越是好玩的电影,就越能成为社交热点,间而成为推动票房成长的重要动力。
就好比《疯狂动物城》的树濑,可以让人联想到王思聪;主角尼克狐可以成为许多妹子的新一任男盆友;甚至连那只出场没分钟的MR. Big都能成为逗趣的话题。
影迷参与度如此痴迷,如何不疯狂?
而《荒野猎人》,今天国内上映第二天,票房已经破亿。
除了一大推极具话题的荣誉:
我李终于拿奥斯卡小金人了;
导演冈萨雷斯成为奥斯卡史上第三位连桩最佳导演;
摄影艾曼努尔·卢贝兹基更是成为史上第一个连续三次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的人
但除了小李子是一遍遍的受虐记
它,还有更多好玩的地方
国内版本的译名《荒野求生》,这个就有点low了,其实用电影本来的直译名《还魂者》会更为贴近影片本来的诉求。
一则是本就奄奄一息的男主格拉斯(小李饰),他从坟墓里爬出来就是还魂的开始;而从大主题上对没落的印第安族群体现出惋惜态度,亦是一种难得的致敬。
在北美洲的历史上,落基山脉区域曾经活跃着三大印第安部落:苏族、里族、波尼族。三族互相之间还有世仇。
苏族最为强大,美洲当时是没有马的,刚开始的马都是白人从欧洲带过来的,苏族就是依靠从白人搞来的马强大起来,难以对付的苏族骑兵让当时的美国头疼了几十年。但苏族在本片中极少出现,唯一一次就是他们袭击了大坏蛋经过的村庄,在本片也仅仅是通过谈话体现
主角格拉斯的老婆是波尼族人,半路上救过格拉斯的那个印第安人,也是波尼族。很可能他就是从上面那个村庄逃出来的,而从他的口中得知,正是苏族人的仇杀。
接下来还有一个里族,在影片中出现最多,就是那堆抢皮草、四处找女儿、找美国人的印第安部落。
脸盲的同志可能还没注意到,片中法国人是有多坏。
影片发生的时间是在1820年左右,那时候美国刚建国没多久,境况其实十分窘迫,通过一个法案从法国人手里买了一块地,这块地大概占现在美国版图的22%。
所以片里的法国人的心态是很不平衡的,应该说嫉妒。里族人抢了格拉斯一伙的皮草,用这些跟法国人换了加快脚程的马匹,交易上占了便宜的法国人还挑拨里族人,说他女儿就是被格拉斯一伙的美国人抓走的。
其实他女儿就是被法国人抓走的,沦为他们的性奴。当然后面也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后来格拉斯和大坏蛋又被里族人捧上,里族人直接干掉大坏蛋而放过格拉斯,并不仅仅是无意中救了族长的女儿;而是大坏蛋本身和里族是有过节的,他曾经被里族人拘禁割了他的头发。
片中多次闪回格拉斯梦游的画面,感脚这是西方导演对于表达怀念最喜欢用的手法。在冰冷残酷的环境下,通过这种方式缅怀妻子和孩子带来的温情,二则也为他能够站起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每次闪回的画面都能带来主人公情绪的转换,比如第一次出现时,妻子不断的鼓励让他坚持下去;后面出现他和儿子在废弃的教堂中,怀中抱着儿子变成干枯树,响起的丧钟,无疑是在提醒他一切都已失去,应面对现实。
最后,来看看这部摄影屌炸天的影片,这就是为啥青石坚持跑去电影院在刷一遍的理由,全片的拍摄都使用自然光,卢贝兹基用擅长的自然光、超广角和长镜头等方式,展现了一个写实而残忍的冰雪蛮地,也将影片中荒野还魂者的复仇故事演绎得更为震人心魄。
下面是青石在豆瓣搞到的截图,时刻都让人惊艳:
整部影片的大多数镜头都是在凌晨或者是傍晚拍摄完成的,这是所谓的阳光低角度照射的“黄金时间”。
(广袤的视野,以体现前行面对无知地带的艰辛)
(这个火象征追求灼热理想而不惜坠毁的决心)
(微弱的暖光,大面积的冷光,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
(多点暖光火焰,在幽暗的背景下,以体现寻人的灼热心态)
总而言之,不管是追求生理感官上的强烈刺激,还是视觉美感带来的震撼享受,这都是一部不得不看佳片,最好能去看大屏幕才能享受到那种强烈的感官体验。
而在主题上,不仅仅是复仇和生存,若站在整个美国与印第安冲突的历史上看,它反而给人还能给来一些更为深厚、更有温度的体验。
关注微信公众号【青石电影】有片源·撸好片·看新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