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晨风拿起熟悉又陌生的手机的时候,已是深夜。他疲惫地点开微信,发现每个群里都有上百条未读消息,他像木头人般重复着点开,下拉,返回的动作,直到那个群,那个他以前天天水、天天装学渣、天天吐槽,有时一天就发了500条信息的那个群。
他顿住了,然后无意识地点开对话框,倒出他一天积累的苦水:“老铁,我太难了,一天才码了3000个字,写论文特么太难了,而明天就是ddl,我特么太难了。”群里的大佬汪末稀罕地调侃到:“你特么就是浪得过火,平时天天玩,就算临阵磨枪、临时抱佛脚,可关键还是要有枪有佛
晨风和汪末都是大一新生,都从高度严格的极端跳到高度舒适的极端,都经历过高原反应,可前者似乎还是有点水土不服,或者根本不想下功夫去适应。
事实上,像各高校像晨风这样的人不占少数,以下场景在大学校园里已是家常便饭:面容憔悴的学生在书桌前、电脑前昏昏欲睡;他们像僵尸一样,在校园里到处搜寻咖啡因,一杯已经无法使他们复活;他们到处寻找可以通宵的地方,宿舍楼里空荡荡的,学生们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做准备,更贴切地讲,应该是为他们一整个学期没好好学习买单。
他们都是为了玩而透支了学习,而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他们愿意用一时的花天酒地来换长远来看更重要的学习呢?当然不排除对学习不感兴趣的人,但大部分还是因为缺少自控,缺少一种自我意识。
自控是什么?
自控就是你知道哪件事更重要,哪件事不那么重要,并且能够坚持做重要的事;自控就是清楚地明白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自控就是能够意识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否有意义;自控就是在身材和美味面前,你选择了减肥;自控就是在双十一疯狂剁手的时候,依然能够知道自己哪些需要买,哪些又不需要;自控就是在香烟看起来很酷的诱惑下,依然选择不接触;自控就是在学习的时侯拿起手机,能够意识到自己拿起了手机......
我们需要自控,如果我们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如果我们想站在鄙视链的最高级,如果我们想改变祖国改变世界。自控力比智商更助于拿高分,比个人魅力更有助于领导别人,比同理心更有助于维持婚姻幸福。
我们本来也具有自控。人类从远古时代到今天已经进化出了一套很成熟的自控体系,据生命科学研究,自控与人类的前额皮质有关,只要不出什么意外,那个东西一直在那,更重要的是,那片区域可以通过训练而重构,因此我们这些自控力差的童鞋就不要担心自己的未来,童鞋们完全有能力激发出自控力的全部,变身为超级赛亚人,从而走向人生巅峰。慢慢走,边走边想,相信一定能重拾起。
当然,仅凭我的三言两语,童鞋们不可能快速提升自控力,就像晨风听了汪末好多遍紧箍咒一样,三分钟热血沸腾,然后又打回原形。
自控力的提升还是要靠自己用心。这里介绍一本关于自控力的书,作者凯利·麦格尼格尔是斯坦福大学备受赞誉的心理学家。
笔者看了这本书觉得很有用处,下面介绍在我身上实践得比较成功的方法:冥想。每天冥想5分钟,发现真的能够提高做事的专注度和抵抗外界尤其是手机的诱惑。下面是冥想的具体操作流程:
a.找一稍微安静的地方,原地不动,安静坐好
b.注意自己的呼吸。闭上眼,吸气时在脑海里默念“吸”,呼气时在脑海里默念“呼”,如果发现走神,重新开始
c.感受呼吸。几分钟后,可以尝试不默念,专注于呼吸本身,同样如果走神,重新开始这一步骤,如果实在很难集中注意力,那么就回到b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