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学生,和一个忘年交

我是一位线上少儿英语老师。平台会把我教过的学生都记录下来,这样我就能知道一共教过多少个孩子

平台统计,我教过的学生共958人

这么一想,哇我也很厉害了,已经见识过将近一千个成长环境不同、个性不同的孩子了。

虽然将近90%的孩子,因为只是试听,我都只给他们上过一节课,时间确实不长。但是一对一的线上教育比起传统教育,更能让孩子的性格在课堂中充分显现。

我知道你会说,他们只是孩子,性格还未最终定型。但相处过程中你会发现,这些小小儿童们已然有了自己的性格特质了:或顽皮好动、或寡言沉静、或自信平和。

而且因为他们不像成年人善于隐藏自我,性格表现得更加明显。从这个角度来说,算是与一千个性格不同的人相处也不为过。

01

老实说,我也不是和所有的孩子,都能够相处融洽。

但幸运之至,自从上课以来,碰到过两个各方面都和自己非常契合的孩子。

而与他们相处的感受,正如余光中先生的《娓娓与喋喋》所讲:

要紧的是双方的境界能够交接……可贵的在于共鸣,不,在于默契。

这份默契,无关年龄、性别,也无需时间培养,是简单相处之后就能打开的奇妙通道。

在他们面前,我也可以尽情展示真实的自我,哪怕在别人看来是有点疯的、奇怪的,也会完全被对方接受。

并且他们会和我一起疯,哈哈。


篇幅有限,我就挑选其中一位。

各位,且听我娓娓道来。

02

英语课上我们都用英文名相称,他叫Jaskon。

Jackson留着一个小平头,脸红扑扑的,笑起来会有一排白白的牙齿。

他很喜欢笑,是一个一开心就会用怪腔怪调说话的小男孩。

我知道他成绩很好,是班上前三名,语文数学经常满分。

他思维很发散,讲什么原理马上就能举一反三。

也经常用他高超的抬杠技能去挑课件的毛病,比如“这个小男孩儿这样走路是不是顺拐”之类,每当这时,我都会笑着骂他几句。他立刻笑嘻嘻地见好就收。

有时候内容已经讲完了,还剩一两分钟,我们也会讨论流行的漫画和游戏,说一说好玩的“梗”。

我最享受的部分是课前的音乐。在这30秒的片段里,我们可以什么都不用想,跟着音乐尽情扭动。

这个时候,我们彼此都能够尽情展现最放松的状态。

每天我都在期待着和他一起上课。

不仅仅是上课的过程中,下课之后,我也能够元气满满的投入到下一节课当中去。

Jackson的能力提升的很快,后来已经基本上做到无障碍英文交流了。我就把他推荐给外教,希望他能够感受更多地道的英文表达。

他离开的那一天,心里真的空了一小块。

但我仍然很开心,为他祝福。

03

梁实秋在散文《谈友谊》中写到:

朋友居五伦之末,其实朋友是极重要的一伦。所谓友谊实即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关系……如果以友谊作基础,则其他的各种关系如父子 夫妇 兄弟之类均可圆满的建立起来。

我相信师生也是如此。

不过,这样一拍即合的忘年交毕竟还是少数。更多的是,磨合时间久了,慢慢找到彼此最好的相处方式。

相比起最开始只会一种教育方式的我,现在也已经越来越能够容纳更多个性的孩子。

即便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已经提出了“因材施教”,但要做到它仍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材施教”首先考验的就是教师的“教”,只有当你本身足够丰富和多元,你才能够容纳更多的孩子,给他们不同的帮助。

从这个角度来说,顶尖的老师是水,能够滋养各类的植物。

真正的好老师,能根据孩子不同的性格给到他不同的教育。正常的老师,只能在自己固有性格的范围内变通。

所以说啊,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拓宽自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和孩子一起同步成长这个过程是很迷人的。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

把学生看成有生机的种子,本身具有萌发生长的机能,只要给予适宜的培育和护理,就能自然而然地长成佳谷、美蔬、好树、好花。
《叶圣陶文集》

其实不仅仅是学生,我们又何尝不是呢?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我们都要相信自己是一颗有生机的种子。

只要努力向上,就一定会变成灿烂的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