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盼一夜暴富,还有谁肯脚踏实地

我是不乖老板娘,点击右上方“关注”,每天给你不一样的感受。

这两年,“知识付费”这事儿流行起来,成了自媒体人的第三大变现方式(前两位是发广告和做流量主)。而且,知识付费听起来就比前两者更高端、更体面。

我关注过的博主们,纷纷开了自己的线上课:《如何快速写出10万+》、《10堂演讲课,从0到演讲高手》……不愧是“老师”,标题就直击要害

点进去后的文案更诱人。

这些关键词准确地敲击在每个人的瞳孔上,令我们进入故事,沉浸其中,目不转睛,心跳加速,错以为听了这堂课,我们也会华丽蜕变,光速提高,拥有一夜暴富的可能

别做梦了

这些老师兴趣在某些领域有过人之处,课程内容也干货满满。

只是你千万别以为,报了课,就等于拥有这一切

前两天,我不小心点开了网课app,发现自己两年前报过的课,到现在还没有听完。在惭愧的同时,我看到和我一样的同学不在少数,大家平均也只听了30%,便放弃了

而后,我在课程的学习群里进行了小范围的调查:

买了课的人,只有不到半数听完了课程;

听完课、记了笔记,但把知识都放进脑子里的,大概只有3成;

记住之后,

可以将这些经验和套路带进学习、工作中常常实践的,只余一成

最后,坚持实践、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经验去运用并调整,形成适合自己的方法论的,寥寥无几。

忽略一点一滴积累和努力,却妄图走捷径一步登天,这大概就是又懒又蠢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No pain no gain” 这些话,我们从小耳朵都听出茧子了,却总在关键时刻忘掉。

这个时代,从不缺年轻又厉害的“大神”:

13岁考上清华;90后运营公众号1年,粉丝超百万;95后创业获几百万投资;跟我几乎同岁的人,职位却比我高两级……

不由得会想七想八:

“卧槽?真厉害”、“我某方面比他还要好。”“他们看起来也很普通啊,获得这些是运气好吧。”、“也没准是拼爹。”

焦虑、激励、压抑、羡慕、嫉妒、疑惑,各种情绪裹挟着,将目光聚焦向成功学和速成班,便顺理成章了。

这些告诉你如何迅速成功的方法,被封装在一本本书里、一个个课程中,唾手可得。

今天是靠自媒体月入3万;明天是考CPA拥有终身副业;后天是学了python早下班3小时;大后天是理财收益超过主业收入了……

买下它们,便仿佛已成功了一半,焦虑也没了,心情也好了,然后心安理得地看剧、打游戏和睡觉,继续往日生活了。

但,倘若一切皆可速成,那我们多年所学算什么?大学的专业又算什么呢?

学完几套写作课程,或许能更有针对性地起标题、优化文章结构,但思维模式、素材积累和词语运化、对热点的把握要靠课外的功夫;

学完几套理财课程,或许可以拥有相对科学的理财知识,但本金、判断力、信息源是课程没法给你的。

其实成功是由许多因素综合构成的:积累、天赋、机遇、运气、现实条件等等。

那些可复制、可速成的,大概只是积累中的一个小加分项罢。

或早或晚地,你会如我一样,从那梦幻的成功泡泡中,走出来。

作为一个普通人,无天赋异禀,现实条件平平,机遇和运气又由不得自己,若想变得与众不同,便只有靠积累。

你度过的一分一秒,都是从前的你的集合,也藏着未来的你的样子。

吃喝玩乐是积累,成长为一位玩咖;

认真工作是积累,还需主动向上、培养专长;

刷剧是积累,剧评人和粉头的基本储备;

学门外语是积累,工作出行看世界都得靠它;

你还可以去学舞蹈、搞副业、找对象、满世界撒欢……

只是千万别积累了玩乐的本事,却疑惑自己怎未曾拔尖;

也别在996的路上,眼馋他人可轻松自在。

想着5年后你想成为的样子,然后向着那个方向持续前进。

没有捷径可言。



你的每一个点赞或评论,都是对我创作的大大鼓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