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导演和演员姜文曾说过:“我到三十岁才发现,原来自己的想法和事实,是不一样的,我到了四十岁,才开始能区分那些是事实,哪些是我的想法。”。
标签,就是一个想法,而且它还是你特别僵化想法,很难改变。
比如,当我们给孩子贴上“笨”这个标签的时候,可能他无论学习成绩如何,我们都会说:“你真笨,不然你可以做的更好。”
当我们给孩子贴上“聪明”标签时,也会给孩子传递另一种声音,
就是我们是不能接纳你任何的失败和错误。
区分事实和想法,就是让我们去掉标签化的思维。
像一台摄像机和录音机一样,尽量客观的,看到真实发生的事实。
今天跟你聊聊如何认识一个人
假如我今天要给你介绍一个朋友,我会怎么说?
是从他小时候穿开裆裤的经历开始说吗?
你一定觉得我很啰嗦
其实我只要说一句,我这哥们儿特别靠谱。
你就大概清楚,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
因为贴标签,是我们了解一个人,最快的手段。
但如果我是要介绍你跟我朋友做笔生意,一句“靠谱”就不够了
你可能就会问我,哎,你跟我说说,你这朋友到底怎么靠谱了?
这时候我就会跟你说,我这朋友为了信守承诺,上次明明可以赚钱的生意,结果反而亏了一大笔
你知道,哦,这哥们确实靠谱
真正认识一个人,看的不是别人给他贴了什么标签
而是看经历选择时,到底做了什么样的行为?
有一天,我朋友雨滴问她孩子,如果用小动物来形容自己的老师,那会是什么呢?
孩子说,老师是一条能咬死人的毒蛇,
可以想像,这位老师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是怎样的
但没想到,孩子却说
“妈妈,你知道吗?我们那个毒蛇老师,真的超可爱”
雨滴问,嗯,快跟我说说,她怎么可爱啦
孩子说:我们今天练习左右转,老师说,转错的小朋友,就自己站到队伍前,揪一下自己的耳朵。
我猜听到这里,你可能心里会咯噔一下,这老师怎么能体罚孩子
但接下来,这个孩子发出了特别开心的笑声,她说,
“揪耳朵呢,妈妈,她是不是特别可爱。”
同样是标签,但在孩子眼中,却不是刻板僵化的
即使一位会惩罚她们的毒蛇老师,她们也能发现其中人性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