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和标签-落地营

著名导演和演员姜文曾说过:“我到三十岁才发现,原来自己的想法和事实,是不一样的,我到了四十岁,才开始能区分那些是事实,哪些是我的想法。”。

标签,就是一个想法,而且它还是你特别僵化想法,很难改变。

比如,当我们给孩子贴上“笨”这个标签的时候,可能他无论学习成绩如何,我们都会说:“你真笨,不然你可以做的更好。”

当我们给孩子贴上“聪明”标签时,也会给孩子传递另一种声音,

就是我们是不能接纳你任何的失败和错误。

区分事实和想法,就是让我们去掉标签化的思维。

像一台摄像机和录音机一样,尽量客观的,看到真实发生的事实。

今天跟你聊聊如何认识一个人

假如我今天要给你介绍一个朋友,我会怎么说?

是从他小时候穿开裆裤的经历开始说吗?

你一定觉得我很啰嗦

其实我只要说一句,我这哥们儿特别靠谱。

你就大概清楚,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

因为贴标签,是我们了解一个人,最快的手段。

但如果我是要介绍你跟我朋友做笔生意,一句“靠谱”就不够了

你可能就会问我,哎,你跟我说说,你这朋友到底怎么靠谱了?

这时候我就会跟你说,我这朋友为了信守承诺,上次明明可以赚钱的生意,结果反而亏了一大笔

你知道,哦,这哥们确实靠谱

真正认识一个人,看的不是别人给他贴了什么标签

而是看经历选择时,到底做了什么样的行为?

有一天,我朋友雨滴问她孩子,如果用小动物来形容自己的老师,那会是什么呢?

孩子说,老师是一条能咬死人的毒蛇,

可以想像,这位老师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是怎样的

但没想到,孩子却说

“妈妈,你知道吗?我们那个毒蛇老师,真的超可爱”

雨滴问,嗯,快跟我说说,她怎么可爱啦

孩子说:我们今天练习左右转,老师说,转错的小朋友,就自己站到队伍前,揪一下自己的耳朵。

我猜听到这里,你可能心里会咯噔一下,这老师怎么能体罚孩子

但接下来,这个孩子发出了特别开心的笑声,她说,

“揪耳朵呢,妈妈,她是不是特别可爱。”

同样是标签,但在孩子眼中,却不是刻板僵化的

即使一位会惩罚她们的毒蛇老师,她们也能发现其中人性的美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宝宝在家玩积木,积木全部倒在玩具区,不玩后又去玩别的,家里客厅一片狼藉。 看到家里宝宝如此,你会如何说?可能会这样...
    木樨木阅读 470评论 1 4
  • 佛陀教子
    有悟阅读 58评论 0 0
  • 关联分析用于发现隐藏在大型数据集中的有意义的联系,所发现的联系可以用关联规则(association rule)或...
    cd4254818c94阅读 251评论 0 1
  • 作为一家最大的长姐,太过担心自己妹妹,知道一些事说了一些过激的话,过一会赶紧去道歉,那么诚恳的话,最后收到了一句话...
    装作自己有昵称阅读 235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