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我的教育心
作者:李镇西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版次:2013年4月第1版
阅读时间:3月5日——3月19日/2019年
李镇西说,他从前,一直想做个诗人。
年轻时终于成了老师。所幸是,他很快地便知道,老师,会是他一生幸福的事业。一切奉献的事,都是幸福的事。因为奉献肯定能成就别人,也当然能成就自己。
心,思想。一个人要有思想的习惯。不断思索,不断追索,才会有所收获。教师成长最快的途径是写反思。写下来,一个文字一个文字的写,一个句子一个句子的涂,一篇文字一篇文字的思。自己的教育思想自然就沉淀了。
这本书里,李并没有直接表露自己的教育思想是什么,文章洋洋洒洒五六十篇,只是把自己作为教师这一路来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用他的话就是——用笔挽住每一天平凡而纯真的日子,是在记录我生命的流程。——当然,文章的真情流露,作者的教育思想自然随处可见。
李在书里有两个章节让我感触颇深——第四章的“从素质教育谈起”和第五章的“对德育的沉重思考”。
素质教育喊了几十年,可却成了遮羞的皇帝的新装,甚至,这新装已变成一种本身的羞耻。中国百分之九十的教师,只是单纯的知道传播,属于知道分子,连知识分子都算不上。因此,想实现素质教育,教师先要修行,从知道分子到知识分子,从而增强教师教育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我们当然错了,以为教师就一定比学生成熟——其实,我们真的是一起成长——我们陪着学生从幼稚到成熟,学生又何尝不是陪老师从幼稚到成熟呢?
德育,德育!我唯有痛呼!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不正在德育?若只是教书,知识就在书上,还要教师干嘛?如果不会,现在网络这般发达,哪里不能知道?教师是有温度的职业,温度在德育,温度在知识之外。
我教书九载,所见是满目疮痍。
这本书,我在一些文字旁也一样旁批了自己不一样的看法。时代不一样了,什么都在变化,有的进步,有的退步。但是无论如何,李当然是幸福的。他没有成为文字的诗人,但终于成了孩子的诗人。教师要有浪漫的情怀,教师也要有理想的追求。
用教育的理想,去追求理想的教育。
最后,附两则文中所见文字:
人在自己一生的各个阶段中,是有各种各样的内容的。它们能形成完全不同的幸福,价值都是同样的珍贵和巨大。幼年时父母的慈爱,童年时好奇心的满足,少年时荣誉心的树立,青年时爱情的热恋,壮年时奋斗的激情,中年时成功的喜悦,老年时受到晚辈敬重的尊严,以及暮年时回顾全部人生毫无悔恨与羞愧的那种安详而满意的心情,这一切,构成了人生全部可能的幸福。它们都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欢乐,都能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珍贵的记忆。
——《晚霞消失的时候》
青春不是人生的一个时期,而是一种心态。
青春的本质,不是粉面桃腮,不是朱唇红颜,也不是灵活的关节,而是坚定的意志,丰富的想象,饱满的情绪,也是荡漾在生命甘泉中的一丝清凉。青春的内涵,是战胜怯懦的勇气,是敢于冒险的精神,而不是好逸恶劳。许多60岁的人,反比20岁的人更具上述品质。年岁虽增,但并不催老;衰老的成因,是放弃了对理想的追求!
岁月褶皱肌肤,暮气却能褶皱灵魂。烦恼,恐惧,乃至自疑,均可摧垮精神,伤害元气!人人心中,都有一部无线电台。只要能从他人和造物主那里收到美好、希望、欢畅、勇敢和力量的消息,我们便拥有青春。一旦天线垮塌,精神便会遭到愤世和悲观的冰霜的镇压。此时,即使20岁的人,也会觉得老了,然而,只要高竖天线,不断接收乐观向上的电波,那么,即使你年过80岁时,也仍会觉得年轻。
——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座右铭
2019.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