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号称《白夜追凶》兄弟剧的《重生》(又名《白夜重生》)开播,之后在豆瓣上取得了7.9分的评分。
然而截止到今天,这部剧的评分从7.9分下滑到7.0分,后面应该还会继续下滑。
同为指纹创作的小说,同为指纹做编剧,为什么《白夜追凶》砍下9分,《重生》却快要掉破7分?
论演技,张译和潘粤明不分上下,
论细节,无论是球鞋的泥,秦驰膝盖上的针眼,《重生》同样细节满满。
那为什么这部剧最终没有继承白夜的惊艳,
反而成了一部只能称之为合格,但远未到优秀的剧集呢。
因为在《重生》中,在剧情设置平淡的同时,在情节上,角色上,表现上,都充满了割裂感。
剧情设置平淡。
白夜和重生都是糖葫芦式的剧情,
即由一个主线穿插其中,白夜是213灭门案,重生是714枪战案,
在调查主线的过程中,穿插其他案件的侦破。
我们先看主线。
213的主线,背后是第三方犯罪集团设局,陷害关宏峰,关宏峰为了能够继续调查,和弟弟关宏宇设置了一个白夜兄弟的局。
714的主线,背后同样是第三方犯罪集团设局,让警察和自己的敌对势力两败俱伤,唯一生还的秦驰为了寻找事情的真相,不断搜寻证据。
这样的设置,所造成的区别就是:
213案,从一开始,就把兄弟俩放到了钢丝上,让兄弟俩时刻处于被识破的边缘。
观众除了好奇案件真相,还会好奇兄弟俩要怎么处理被识破的风险。
具体到每一集的剧情中,兄弟俩都在面临非常多的挑战,弟弟突然被问问题怎么解决,周巡突然到家来怎么解决,被凶手识破了要怎么解决,弟弟私自外出被打晕了会不会出问题,弟弟留下了DNA要怎么圆谎等等等等,
除了给观众制造紧张感,还为潘粤明的演绎,打造了非常大的表演空间,一人四角啊。
以及被杀的吴征提到的已经渗透到高层的高层是谁?
这些关于主线的疑问,加上兄弟俩身份所造成的悬念和紧张感,都成为吸引观众的利器。
一个设定,就能够为观众带来无数的期待,并且在每一集里转化成观剧的爽点。
714案呢,我们先说主角失忆这个设定,虽然《重生》用了很专业的医学解释来包装,但是本质上,他仍然是失忆。
但是关于失忆的剧集,我们看的太多太多了,我们对于失忆这个桥段已经有审美疲劳了。
这就导致从一开始,这个设定,就不够有吸引力。
而关于失忆的表演,无非就是表现自己和过去的不同,从这一点上,你就是请陈道明老师来,在有限的表演空间下,也不会有《白夜追凶》那么出彩。
这是剧情设置的问题,不是演员的问题。
主线和支线割裂。
两部剧开场倒是都差不多。
都是一开始就简单介绍了主线案件
但是往后就有区别了。
白夜追凶从第一案开始,兄弟俩日后的重要交接地酒吧就出现了,而且除了兄弟外,他们偷梁换柱的事实,第一次被兄弟俩以外的人撞破。
第二案中,兄弟俩日后重要的帮手酒吧老板娘出现,兄弟俩同时扮演一人的事实被第二个人撞破,
第三案,剧情已经引入了主线剧情的安腾、王志革等等。
而且,哪怕是没有联系的第二案,关宏峰也把破案作为要看主线案件卷宗的条件。
也就是说,白夜中,所有支线的案件,都在对主线进行补充和完善,
而且这个补充和完善是多方面的,案卷、枪支、人物、场所,一点一点地补全细节。
观众在看日常破案的过程中,一直被这些为主线准备的小细节在提醒着,我们后面准备要进入主线了,观众自然也就顺着这个线索,开心地追下去。
而重生呢
赵鑫家人案和主线完全没关系,娄姨案和主线完全没有关系,李伊人案和主线完全没有关系,薛冬案和主线完全没有关系,
一直到调查9年前的体育场杀人案和后面的冯潇被绑架案时,才出现了主线中补枪的杀手。
在前面这么长的时间里,主线和支线并没有什么互动。
除了陈蕊和程岩的电话,以及秦驰的各种噩梦和回忆外,就再也没有关于主线的内容了。
作为主线最重要的案卷,更是直到剧集的大后期才出来。
这就造成日常破案和主线完全割裂开的观感,观众需要不停地在日常破案的过程中,跟着秦驰的独白或者梦境,生硬地跳到主线中去。
主线和支线,是割裂开的两个系统。
然而就算是支线案件,破获的过程也充满的敷衍的感觉。
比如赵鑫家人被杀案,
重要的信息是赵鑫家庭情况,以及赵鑫母亲是否有防卫伤。
第一个信息是在寄宿学校走访后,根据赵鑫衣服上的树液和鞋上的泥,匹配从附近的针叶林中发现的线索获取的。
但是,在秦驰第一次去针叶林的时候,镜头给的是什么,是秦驰和冯潇的卿卿我我。
当时看到这里的时候都懵了,这些和破案有什么关系。
当然看到后面我们知道这是为后面秦驰和冯潇的关系做铺垫,是秦驰确定冯潇生死的那个问句,
但是这个片段确实割裂了当时破案的整体流程的顺畅感。
直到后面审问老师的时候,才把相关线索的镜头给出来,
那初次走访到那里的时候,为什么不给镜头呢?
以至于镜头运用得像是二流相声演员抖的包袱,观众看明白的时候也不觉得有趣。
第二个防卫伤的信息,为什么当时法医没有看出来呢?
再比如薛冬被误杀案。
薛冬的案件,小路曾经一度走访到薛冬的好友也是真正的凶手那里了。
但是并没有往后接着查,
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警察,去查人物身边的朋友这个基本的操作总会有的吧。
而且,这个案件中,非常不舒服的一点是,小路几乎是全程站在一个道德高地上,对薛冬进行道德审判。
不光是这两个案件,几乎所有的支线案件,因为给到观众的证据和线索太少,导致案件的侦破都透着不务实的感觉,
相比于白夜追凶,
法医、技术组的作用在这部剧中,几乎是完全透明的状态,从尸体和现场线索的收集上,几乎没有。
白夜的破案,是法医、技术组把所有整理到的线索全部摆在观众面前,从尸体痕迹、凶器到行凶时间、行凶手段、凶手画像,让观众获得充足的信息,然后借由剧中人物的说明,让观众一起,享受这种从蛛丝马迹中找到真相的快感。
重生的破案,是秦驰和小路,在脑中还原真实或者不真实的案件发生过程,观众云里雾里地看完,再由秦驰或小路找到关键证据,但是就连关键证据,也少的可怜。
白夜是让观众参与进来,重生是把观众拒之门外。
所以白夜中案件讨论会更有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
而重生,就是始终都是一种云里雾里的主观推理中,案件就破了。
主线单薄,支线敷衍。
而最后一个问题,把这部剧的观感,再次往下拉了一档,
那就是莫名其妙的角色和莫名其妙的旁白。
莫名其妙的角色
赵今麦饰演的赵蕊。
虽说理解编剧想要通过一个死去对手的妹妹,让秦驰有一个找回记忆的切入点,但是这个角色的设置上,从头到尾透着股莫名其妙的味道。
作为一个高中生,每天有大把的时间来跟踪,并且还能准确地知道秦驰在哪里破案,还能跟踪到秦驰的车辆,找到秦驰的住处。
锲而不舍地追杀秦驰,更莫名其妙的是,秦驰竟然还主动让小姑娘跟着,来刺杀他,莫名其妙的两个人凑一块儿。
赵蕊后面也各种任性,在小路破案的时候各种捣蛋,在明知有绑架案的情况下,依然到处乱跑,并成功成为人质。
这个角色唯一的正面作用就是想起了那个手上纹着黑蝙蝠的人,这么一个线索。
夏雨瞳医生。
夏医生这个角色所起到的作用应该是对秦驰进行安抚。
但是在这方面,夏医生还不如秦驰想象出来的叔叔作用大。
更可怕的是,除了这个作用,夏医生就再也没有其他的作用了。
夏医生的戏份,就算全部删除掉,也不会对剧情产生太大的影响。
她和另外一个医生之间的追求与反追求的戏份,难道仅仅是为了凑时长?
莫名其妙的旁白
这部剧让人更加诟病的一点,是无处不在的旁白。
不是第三方的旁白,而是剧中人物的内心独白,
这个独白,从秦驰到小路到陈蕊到冯潇,
几乎每个人都有这么一段。
而且旁白的内容也都是那种听了很多遍的话,
比如要多陪亲人,比如寻找内心的宁静。
这感觉像什么呢?
就像原本热火朝天的麻辣火锅吃的正嗨,突然撤走锅和菜,然后端上来一碗冰冷的鸡汤,强行喂完,然后在把火锅端上来。
而且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这么操作一次。
这样再好的火锅也不好吃了。
贴一段大家感受下。
综上,《重生》这部剧,之所以评分一降再降,最大的败笔就在于这种无处不在割裂感。
主线和支线的割裂感,
角色和剧情的割裂感,
旁白造成情绪的割裂感,
这些割裂感让观众在看剧的时候,不断被无关的剧情、无关的角色和没用的旁白强行把思维和情绪带走,不能用连贯的思维和情绪来观看,
观感随着这些割裂感不断降低。
而同时,设置敷衍、破案靠猜的支线案件设置,也无法让观众获得快感。
至于镜头运用上的区别,已经有人说的比较透彻了。
以上种种,成为这部剧低评分的原因。
如果没有张译和刑侦,这部剧也就是一部情感伦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