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轮回又一载,旧年落幕迎新来。正月初五故乡行,参加外孙的生日宴。一大早我和老伴开车回老家的路上,天空恢蒙蒙的,北风使劲的吹,阴云密布,好像要下雪了。我们只要说回老家,心情都无比激动。与亲人重逢,感到格外亲切,一股暖流不由自主的涌上心头,再大的困难都勇往前行。很快一个半小时,就到了古镇乾驿,在往西行2公里,就到了我的老家傅家大湾。
年前,时任八坛村党支部书记傅五甫同志,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要加我的微信。告诉我,我们傅湾村,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试点湾村。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提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乡村的中国梦。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抢抓治山,治水,治路的先机。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乡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全方位巨变,成就之显著,无不令人折服。特别是我们傅家湾,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变化很大,希望在外工作的一些老同志回乡观光。
当我走进傅家湾的那一刻,所看到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却是为之振奋,令人惊叹。乡村小道水坭路面全面加宽,宛如丝带。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楼房刷新,粉墙黛瓦,勾勒出全新的模样。门前种花种菜的小基地,做到了统一规化与建设,统一安装上了铁制的拦杆。彻底取消了过去的乱搭乱建的草棚,茅坑,草堆,不卫生的现象。现在是简洁,漂亮,卫生,宽敞,井井有条。给人第一印象,营造出了别具一格的自然和谐。互利共生的美好生态环境,感受到了水乡独有的历史文化底蕴。
一,傅家湾地理位置独特
傅家湾过去是两个生产队,改革开放后,合并成一个生产队。村民不足百户,总人口在500人左右。居住的地理位置独特,是江南水乡的一方宝地。南依天南长渠牛堤河畔,北靠省干线荷沙公路,所有农田,包括整过八坛民垸,地处华严湖边。是一个粮棉兼作的鱼米之乡。
自然村落沿牛蹄河畔东西约一干米的范围内,就有三个进水石漏小闸口,得天独厚,第一个叫石漏口,第二个叫石漏窝,第三个叫青龙安。这三个石漏小闸口,建设历史悠久,驰名上百年,至今还保持良好。村里的进出水排涝得到了极大的方便,农业生产年年丰收,创造了我村繁荣富裕的奇迹,东西边两条小灌渠,约四公里长,横穿整过八坛民垸。每年雨季,暴雨洪涝,整过八坛民垸,水落华严湖,是雨而不涝。天降大旱之时,有上天门罗汉寺闸,开闸引汉江水,途经天南长渠牛蹄之河,开闸引水,旱涝保收,谱写了我村百年不涝不旱的神话。
二,百年古树,秀美家园
矗立傅湾正中央的古槐树,树高15米,己有百年历史,生气勃勃,参天挺拔,春天花开淡妆素裹,花谢落英缤纷。夏天浓荫如盖,让人纳凉解暑。秋天果实累累,幽香扑鼻。树荫下空气清新宜人。树上时不时有小松鼠在跳跃,小鸟在枝头上唱歌,让人感到无比的惬意,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收获满满的快乐和美好的回忆。
走进傅湾乡村小路,房前屋后水利路面硬化宛如丝带。串连起幸福与繁荣,彰显时代气息。彻底改变了过去,草棚养牛,养猪,草棚,茅坑,粪窖发酵,臭气熏天的历史。现在是一排排楼房整洁卫生,室内装修漂亮,青瓦白墙,乡井繁荣,车水马龙,交通便利。过去的羊肠小道行路难,现在是水利路家家通。昔日的景象早已荡然无存。
门前菜园花园,统一规化,铁制拦杆一线牵,美轮美奂,让人心旷神怡。漫步各家门前,都会牵动无限的回忆!
走到村西口,小桥流水村连村,路宽桥美。在青龙安,石漏口两条小灌渠上漫步,静静流淌着潺潺流水,波光粼粼,小河两岸林木葱茏,水草丰茂,垂柳青青,花红草绿。远远望去,还有彩蝶轻轻飞舞,花从树影倒映水中优美宁静。树林中群鸟儿欢欢雀语,有一种水乡风情的感觉。站在牛蹄河置高点远眺,整过八坛民垸,依堤傍水,是油菜花金黄,稻浪翻诵。春风拂面,拨动农舍上空袅袅炊烟。蛙鸣与蝉噪协奏的夜歌,唤醒了沉睡的老水车。小河清水映着农舍青瓦白墙,笑声点亮灯笼的红火,诗意在田埂上肆意流淌。
乡村绿化改造后进行了全覆盖,种树,种花,种草成绩更加显巨。
晒谷的禾场,变成了休闲娱乐健身的小广场,配有健身娱乐的多种器材。为村民们营造了一个,出门见绿,举足休闲的生态宜居环境。综合治理改造,促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插上了经济腾飞的翅膀,家乡的巨变,令人感叹!
附诗一首,
正月初五故乡行,
美丽乡村傅家湾。
春色满园展新容,
百年古槐参天树。
三大石漏口驰名,
粮田千亩得滋润。
乡村小路如丝带,
小桥流水村连村。
门前种花又种菜,
铁制拦杆一线牵。
生态平衡环境美,
幸福花开梦里香。
感言写于武汉
郑汉兵。
2025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