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关于考研的一点思考

上一节内容说了关于考研的几点常见误解,这一节我们深入说一说我关于考研的想法。

想法一 “ 想读研进一步深造,研究专业知识 ”

这样的同学是可以说是中国未来的希望,中国经过这么多年的高速发展,经济物质文化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基础理论方面还是一如既往的差,从过去两年,美国对我国发起的贸易战争中可以明显感觉出来,中国在基础学科,基础工业和高新科技领域,与世界头号国家之间,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

这就需要更多这样有抱负的同学。但是多说一点,有这样想法的同学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目前在国内的很多大学里,研究生每天做的工作已经不是“做研究”了,而是在“乱七八糟”的打杂工。你可以试着问问自己身边读硕士的同学,他们评价导师好坏的标准已经变成“是不是有活儿干”,衡量一个导师牛不牛逼的标准已经变成该导师是不是能拉倒项目。

能拉到项目,然后分给自己的学生干,研究生们都管导师叫“老板”;导师拉不到项目,学生研一去老老实实上一年课,和在本科的时候一样,研二上半年稀里糊涂的,有门路的自己出去找兼职,没门路的则像本科一样继续在宿舍里魔兽、睡觉、上网,研二下半年就开始准备论文开题,开始东抄抄西抄抄的生活,然后很快研究生三年就过去了,进来时候是0,出去还是0,唯一的区别就是多了一张硕士学位证和长了三岁的年纪。

因此如果你的梦想是“进一步深造,研究专业知识”,那么在选学校、选导师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成绩还是硬道理,最好选在这个领域有名的学校和导师。

想法二 “ 想通过读研实现转专业、进名校的愿望 ”

有的同学高考时由于种种原因,没能选到自己心仪的专业,没能进到自己想去的学校,最后想通过跨专业和跨校考研来圆自己的大学梦。

我的习惯还是先打一巴掌,企业是以盈利赚钱为目的的,招聘人的时候,专业、学校其实都不是他们关注的焦点,根据我工作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企业里同事之间根本不知道也不关注彼此的专业、学校、学历是什么,甚至连领导都不清楚。无论是你决定考研还是直接就业,那么都应该把提升个人实力作为首先考虑的因素。

如果你最终决定跨专业、跨学校考研的话,需要做好心理准备,首先导师对于跨专业、跨学校考研的人通常是有更高的要求,你自己需要通过努力,考取尽可能高的分数。因为考研录取的时候导师有很大的自主性,经常也会出现有些同学考试成绩非常高,但是最后依然落选的情况;其次有的企业里也对跨专业、跨学校的硕士毕业生有一定的歧视,很多企业招聘里都注明“要求本科和硕士期间的专业基本一致,本科期间院校必须是211院校”等。

虽然这些都是一些软性的门槛,只要有能力,这些都不是问题,但是跨专业的同学们必须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想法三: “职业规划就是需要考研 ”

有一部分同学是从大一就开始准备考研的,大一就开始做考研题、看考研书,这可能是从高中带过来的学习习惯,这也是很多人管大一叫做“高四”的原因。其实也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在决定考研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考研的原因。

一般来说,大二下学期开始全力准备考研时机刚刚好,如果你的职业生涯规划了考研,首先要告诉自己,考研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难,保持学习的劲头,付出必然有结果。

如果你们学校有保研的机会,并且保研的专业、导师也比较满意的话,只要把高数、英语等考研公共课以及主干专业课学好,然后在期末考试中尽可能的拿到好成绩、拿奖学金就可以,这样能争取到保送名额的机会的话就轻松了,可以利用剩下的一年大四的时间继续充实自己,即使没有保研成功的话,因为之前高数、英语以及主干专业课等考研课程学的都不错,只要花上半年复习一下考研成功的几率也是非常高的。

大学期间还是要多动手、多参与实践,如果自己在大学前三年把动手能力锻炼的很好了,那无疑也会是你的加分项。如果考研成功,也就赢得更多的机会;如果考研失败,凭着自己很强的动手能力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知识,找到一份好工作也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无论是否考研,在大学里都应该是以学好专业知识,提高自己动手能力为主。

说了这么多,很多同学看到我很多时候都是在说研究生的坏话,是不是因为自己没有读研,而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呢?。说实话研究生教育本不应该像我说的那样不好,但是这是现实,连年的扩招使得目前中国的大环境的确如此。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我相信质量过关的研究生学习的利还是大于弊的,就像我大学的室友们,他们在当时的情况下,已经很明确自己的就业路线,考研是不二的选择。

只是目前考研一直很热,加上各种考研机构的渲染宣传,很多同学被蒙蔽了眼睛,只看到它好的一面,而没有看到他坏的一面,我在这里把坏的一面突出讲出来,朋友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判断是否应该考研。

很多同学害怕做决定、害怕自己选择道路,因为从小习惯了家长为你选择道路,但是大家要知道做选择的权利是一个人最应该珍惜的权利,别人可以给你讲不同的路的差异,但是不同的人走一条路会有不同的结果,最后走路的是你,究竟走哪条路,获得什么样的结果,是没有人可以代替你的,希望大家珍惜选择的机会,选择好自己的路,然后勇往直前的走下去,不要停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