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笔记90

第九十回回目为“驱巨善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核心讲述诸葛亮南征孟获期间,通过“六破蛮兵”“七擒孟获”彻底收服孟获及其部众,稳定南方局势的故事。

关键情节梳理

1. 六破蛮兵:以智破兽

孟获被五擒五纵后仍不服,请来乌戈国国主兀突骨相助。兀突骨的三万藤甲兵身披浸油藤甲,刀箭难入,且带来巨象、猛虎等猛兽作战,蜀军初战受挫。

诸葛亮观察地形后设下埋伏:先派赵云、魏延诈败诱敌,再用药物涂在秸秆上,引猛兽误食后昏迷,破解“兽兵阵”;随后顺势击败失去猛兽助力的蛮兵,第六次击败孟获。

2. 七擒孟获:火烧藤甲

孟获仍依赖藤甲兵,认为其“刀箭不能侵”。诸葛亮利用盘蛇谷地势狭窄、草木丛生的特点,诱藤甲兵进入谷中。

蜀军阻断谷口,以火箭点燃预先布置的干柴、火药,藤甲遇火即燃,三万藤甲兵葬身火海。孟获在谷外被生擒,此为第七次被擒。

3. 最终收服:心服口服

诸葛亮再次欲放孟获,孟获终于彻底折服,哭拜表示“南人不复反矣”,并率部众归顺。诸葛亮命其继续治理南方,南方自此稳定。

人物形象分析

诸葛亮:展现出“智”与“仁”的结合。面对藤甲兵和猛兽的难题,他通过观察地形、研究敌兵弱点制定对策,体现超强军事智慧;七擒七纵并非单纯炫耀武力,而是以“攻心”为核心,最终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符合其“南抚夷越”的战略,也显露出他对南方百姓的体恤(收服而非屠杀,利于长治久安)。

孟获:性格直率但固执,前期因“不服”而反复叛乱,体现出少数民族首领的自尊心;但他也有朴素的信义,在亲眼见证诸葛亮的智谋与宽容、感受到其并无吞并南方之意后,最终选择归顺,展现出“输得起、认账”的一面。

兀突骨:作为孟获的盟友,勇猛但缺乏谋略,过度依赖藤甲兵的优势,未能识破诸葛亮的埋伏,最终导致全军覆没,反衬出诸葛亮的深谋远虑。

经典语句与场景

经典语句:孟获被七擒后泣曰:“丞相天威,南人不复反矣!”——这句话标志着诸葛亮“攻心为上”战略的成功,是本回的核心收尾。

关键场景:火烧藤甲兵的描写(“火光冲天,藤甲皆燃,兵卒哭喊之声,震彻山谷”),既展现战争的惨烈,也暗示诸葛亮“虽胜犹叹”的复杂心情(他曾感叹“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为人物增添了真实感。

本回是“七擒孟获”故事的高潮与结局,核心在于“攻心”。诸葛亮不以武力征服为目的,而是通过“擒而又纵”的方式,让孟获从“口服”到“心服”,既解决了南方叛乱问题,又避免了长期战乱对百姓的伤害。这也体现了《三国演义》中“以德服人”的价值观——真正的胜利并非消灭对手,而是赢得人心。同时,火烧藤甲兵的惨烈与诸葛亮的叹息,也暗含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让人物形象更立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个性化消息: 将用户的姓名存到一个变量中,并向该用户显示一条消息。显示的消息应非常简单,如“Hello ...
    她即我命阅读 8,571评论 0 5
  • 为了让我有一个更快速、更精彩、更辉煌的成长,我将开始这段刻骨铭心的自我蜕变之旅!从今天开始,我将每天坚持阅...
    李薇帆阅读 6,033评论 0 3
  • 似乎最近一直都在路上,每次出来走的时候感受都会很不一样。 1、感恩一直遇到好心人,很幸运。在路上总是...
    时间里的花Lily阅读 5,254评论 0 2
  • 1、expected an indented block 冒号后面是要写上一定的内容的(新手容易遗忘这一点); 缩...
    庵下桃花仙阅读 3,593评论 0 1
  • 一、工具箱(多种工具共用一个快捷键的可同时按【Shift】加此快捷键选取)矩形、椭圆选框工具 【M】移动工具 【V...
    墨雅丫阅读 3,57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