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大咖论道


应红网邀请,本周六参加“好评中国·苏州行”暨第20届红辣椒时评研讨会的活动。

这个活动,已经举办了20届,大家都感叹,殊为不易。

确实不易。大家都说,白头宫女说玄宗,其间的滋味,只有亲历才会知道。

这也是这项活动首次在湖南以外的地主举办。苏州非常荣幸,也可以说,苏州也是一个高地。

举一个小例子,新京报的评论部主任于德清老师这次也来了,如今至少有四位在新京评论历史上有重要作用的参与者生活在苏州。

我于20年前参加了在长沙举办的第一届的活动,之后就没有再次参会了。这次因为在苏州,也因为红网念旧情,邀请我参加,我虽然近年已经不太写时评了,但欣然赴会。

感恩相遇。

感谢红网,感谢某信办,感谢为些而操心操劳的所有人。

但三天的活动,我只参加了半天,即周六上午的研讨。其他的考察,对于一个苏州土著,可以缺席。

下面是红网时刻新闻的报道,所有的消息以此为准。咱不多数。

但还是忍不住要说一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大咖们的发言:

郑根岭:新一轮的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

曹林:文章要有人味。

赵振宇:新闻博士不会写消息,我们的新闻教育怎么啦?

红网时刻新闻7月12日讯(记者 姜媚 实习生 张文妍)“湘”遇江南,时评苏州。7月12日上午,“好评中国·苏州行”暨第20届红辣椒时评研讨会在苏州举行。这是红辣椒时评研讨会首次在外省举办。国内评论界知名人士、高校专家学者、红网第10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评委代表、获奖作者代表以及红网评论作者代表等六十余人,共赴这场思想碰撞的盛会。

红网《红辣椒评论》频道开设于2001年,被评价为全国最有影响力、最受作者关注的原创评论基地之一。24年来,从佳作评选到评论研讨会,再到青椒评论育新人,《红辣椒评论》频道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为社会发展“鼓”与“呼”。

研讨会上,现场气氛热烈。《高校与媒体联手培养合格新闻人才的实践与思考》《生成式AI评论写作应用的伦理追问》《评论的力量在于揭示新闻背后的真相》《视频评论的前沿动态与发展》《时评写作如何切入热点话题》……围绕全媒体时代评论写作及相关主题,与会嘉宾们结合自己的见解与经验,进行主题分享。每一次发言都引发阵阵思考,每一次交流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现场,还举行了第10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颁奖仪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红网红辣椒评论的王总来苏公干,约老朋友一聚。 这些老朋友,有的是老同事,有的是老作者,也有的是老评委,这些人有一个...
    苏州的雨巷阅读 438评论 8 11
  • 主讲导师:王传言时评写作的技巧和出路 王传言,苏州大学行政管理硕士,光明网、中国甘肃网等多家网站特约评论员,已在《...
    笔记工场阅读 1,400评论 1 11
  • 2014年 1月7日,著名的爱国人士,香港知名实业家、慈善家邵逸夫先生在香港逝世,推出朱延华写的淮师与邵逸夫先生的...
    东方一任阅读 551评论 0 6
  • 广西壮族三月三简介 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其中以壮族为典型,一提到三月三,人们就会联想...
    森林里的鱼儿阅读 5,845评论 2 6
  • 八、国内时评版的几种风格 1.《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 “青年话题”版是1999年由李方和马少华创办的。该版在创...
    水晓朴阅读 19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