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一生的成就太大,以至于不知道该如何开篇。
他是连中三元的才子,也是成功的政治家、杰出的文学家、优秀的史学家,还是无法被超越的千古伯乐。是直言不讳的大嘴巴,有一颗不平则鸣的心;是著名的、高调的公知分子,更是宋朝知识分子的良心。他提拔录取了王安石、苏轼、苏洵、苏辙、曾巩等一大批千古文人,占据唐宋八大家的六位。
欧阳修的好友梅尧臣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欧阳修貌似活得比这句话更加透彻。他四岁就没了父亲,家境贫寒没钱上学,所以有了一个非常励志的故事“画荻教子”,故事的原型就是他。
事业巅峰期官至副宰相,一生中三次被贬,三位妻子死了两位,八个儿子四个夭折,三个女儿一个都没活下来。一生多灾多难!
他嘲笑自己是酒鬼,却让年轻人多玩玩。就算被贬谪,也要为当地百姓谋发展。他从不以官大年长居高临下,总是大力提携后辈,肯定他们的才华。
四十岁被贬滁州,他自号“醉翁”,并且写下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晚年号“六一居士”,在他的六个一中“酒”是其中之一必不可少的。
欧阳修对酒也是情有独钟,并且在他众多诗词当中 ,亦有不少关于酒的描写。酒是文人墨客精神世界的催化剂。“自古圣贤多寂寞”喜怒哀乐倒进酒中,催生出一段段精彩的人生篇章。

《醉翁亭记》节选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是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山水之间也。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叙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贬谪期满,离开滁州,又写了一首父老乡亲送别践行的诗,与《醉翁亭记》知州宴众宾正好相反。这天还有丝竹助兴,气氛显得热烈隆重。践行时当地乡亲向他表示的真挚友好的感情,使他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别滁》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花光多么绚烂浓郁,绿柳丝丝轻柔鲜明,人们在花前设下酒宴为我践行。我也像平日一样和大家一同开怀畅饮,请不要让管弦奏出令人感伤的离别哀音。
这个认清生活真相的老头,尝尽现实的残酷,人性险恶的老头,还是依然热爱生活,还是在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还是对淳朴真挚的情义,报以深情,真的让人不能不爱!

景祐三年,欧阳修因为支持范仲淹的政治革新,写信痛斥保守派谏官高若讷,被贬峡州,友人寄诗安慰他,便写了《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作答。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西湖春色归, 春水绿于染
群芳烂不收, 东风落如糁
参军春思乱如云, 白发题诗愁送春
遥知湖上一樽酒, 能忆天涯万里人
万里思春尚有情, 忽逢春至客心惊
雪消门外千山绿, 花发江边二月晴
少年把酒逢春色, 今日逢春头已白
异乡物态与人殊, 惟有东风旧相识
把酒对春色,当是人生一大乐事,可是同样的情景、同样的雅事,在少年时代与老年时代心境却大不相同。两种心境下把酒对春色的情感情绪差异,韶华已去的年少时光,老境将至的无奈之情,是生而为人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的心境转变,及无限的感怀。
酒之于欧阳修并没有痴与瘾。更多是借酒抒怀,借酒消愁,喝酒也只是一时的寄托,自作糊涂而已。

他写最深情的词: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
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他写最坚定乐观的诗:
好曾是洛阳花下客
野芳虽晚不须嗟
他写千古友情诗,因为太过深情,被误会是首情诗。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他有太多千古名句!他一直在苦口婆心地劝诫后辈,放下全部的执着,才会获得自在的快乐。

1072年,只享受了一年退休生活的欧阳修,离开了这个他一心爱着的世界,享年65岁。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
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
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这首《采桑子·十年前是尊前客》据说是他离世前一年写的,是他一生的总结。老头子此时又老又病,人为病老,曲似当年,把酒重听,情何以堪?但他的情绪不是悲凉的,而是在沉郁之中,别有一股蓬勃之气,在叹老怀旧之中,别有一种慷慨之音!他没有意识到将命不久矣!只是哀而不伤的,平静地回忆往事。身心羸弱之时,会更感到时光飞逝,人生无趣,岁月易逝,这怎不让人心惊!
此时的他,正被蒋之奇诬陷,落了个“私德不修”的名声,又加上对新法不赞成,同时又受到王安石的弹劾,这样的背景下,他依然平和,没有愤慨怨气。

所有的起落,都不影响欧阳修热爱生活。他爱喝酒、爱品茶、爱菊花、爱牡丹花、爱吃大闸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所以,生活啊,无论怎样的人生,都要觉得自己的可贵,无论怎样的失意都不要觉得已到绝境,世间没有绝路,如果有,那是我们心里的绝路。
人间庄严,至此一次,好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以乐观的心去应对一切。尽管努力就好,其他的交给天意。
#文人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