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虽老去 依然独立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人生三十年之关于100、90岁、80岁的规划

人生在世,有生有死,谁也难免,关键中间这一阶段有了每个人的故事,相信人与人是不同的。

佛说:人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过盛会苦。

道学认为:生老病死就和春夏秋冬四季变化是一样的。

儒家认为: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人的生命是自然发展的过程,生则有死,正有始则有终,这是自然之道,自然之理,又是必然之路。

最喜欢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句: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那么: 100(后00后)岁

那时候,几个好闺蜜,两三老腊肉(男票),定期聚一聚,说说话,聊聊天,一辈子这么着过来了,吃点小菜,喝杯小酒,想Ok就k两句,南腔北调的。大家都欢迎。关键,这100岁的身子骨要硬朗,别咳咳吭吭的,别弯腰驼背的,别气喘吁吁的,别邋遢窝囊的。按照人的生命正常发展,自然老的形象一样美艳,所以,让身体不生病是每位老宝的大功课,医学报道,人的病多数是吃出来的,生气气出来的,吃饱了没事干瞎想想出来的。管住嘴,管住情绪,管住脑袋瓜,人这一生多有不容易,想开看淡放下,世界会绚烂的多。

按照现代社会的发着速度,那时的地球是个村,互联网更发达,社会保障更完善,咱是后00后,不一样的烟火,远离医院,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照顾自己,我很爱美,一定保留化妆的习惯,美美哒的高跟鞋一周穿几次,旗袍、连衣裙,唐装,最适合有年轮的人穿。儿女成人,子孙成群,相当有成就感啊。所以,规划好这样的美好前景,只是担心,老的萌萌的,别萌到没朋友啦。

图片发自简书App

90岁(后90后)

别提我老谁提和谁急,过去有民间俗语:70不留宿,80不留饭,90不留坐。大意是,人到了70岁以后,如果到亲戚或朋友家,主家不要强留其住宿,到了80岁以后,主家不要强留其吃饭,到了90岁以后,老人如果想走,便不要再留他多坐。说的都是人老了的许多注意事项,再没有年轻人那样自由奔放。但是,现在生活水平越来越优质,科学环保意识更深地植入人心,人们的生命质量相对提高。在许多地方,80岁的老人异常活跃,公交车上,图书馆内,公园内都有他们的身影,而许多90岁的老人,在周围的暗示下觉得自己衰退能力弱了,我的后90后时代,经营好自己的老窝,养养花,那种耐寒耐旱的,自己做饭,原生态的手擀面,包饺子,烙饼,弹钢琴,编织毛衣,接待那些晚辈的探访,手机里朋友圈刷刷屏,阅读圈谁又写出爆文,申请小新,日更文改成2天一更,只要心灵不老,人生不言老。

图片发自简书App

80岁(后80后)

这大概是人生最美好的季节,岁月的酸甜苦辣均已沉淀,爱恨情愁尘埃落定,可以走遍全世界,世界为我让路,我向世界致敬,可以拥抱每一天,静静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时间成为了梵音,滴答滴答聆听我的心跳,我会读书,和先哲交流,和时代沟通,和壮年扼腕,和青春甜蜜,和童年真挚,读书,永远会引领我的生命。

我会跳舞,生命在于运动,旋律动感活力,没有什么能阻挡未来,或柔婉或扬臂或踢腿或小跳,舞蹈是女人的另一种语言,能张扬出骨子里的优雅,希望80岁的女人热爱舞蹈,音乐使人愉悦年轻。人的一生,短暂漫长,还是印度诗人泰戈尔说的浪漫而纯粹: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人生这样一场,不枉此生,就此打住。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