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

        刚刚收到一条微信,让我心里一紧。老家的朋友给我快递的年货,说是快递车在路上追尾了。他把快递员和他的聊天记录发给我看,我心想着,希望相关人员都平安无事。

        其实也不是什么特别的年货,就是朋友自己做的脱骨鸡爪,很好吃,我买了几斤,顺便问他要了一些炒花生。

        炒花生在很多市场,超市里都能买得到,可是总感觉跟我们老家的不一样,于是让朋友从老家寄点过来。今年疫情严重,留在北京过年,也想着置办点年货。各种新奇百怪的货品广告充斥在各种屏幕上,手机,地铁,电梯,目之所及,各式年货琳琅满目,随便买点就够一桌年夜饭了。而我唯独对两样东西格外留意,一种是炒花生,还有一种是柿饼。

      小时候,一到过年我们家必然会有这两种特别的零食,我却不怎么爱吃。但是我奶奶每年都会认真准备。她有一个大袋子,放在炕头上,那里热,很干燥,对于干果类的炒花生,瓜子,容易保存。除夕夜之前,这个袋子是不会被打开的,袋子口被扎的紧紧的,仿佛有几个士兵把守着。大年初一早上三四点,作为新的一年第一天的第一顿饭,奶奶和爸妈准备了最丰盛的饭菜,零食也堆满了炕。这时候,奶奶就从炕头拎出那个口袋,解开扎口的绳子,士兵们顺从的退下,奶奶从口袋里捧出两大捧炒花生。很干净,很饱满,每一个花生都经过她仔细挑选,认真清洗,放进一个托盘里,边往外捧,边说,这是你二姑,你三姑家今年种的果子,还有城阳东岭你小姑家的,今年雨水大,不大包成,这些是我挑出来的,快尝尝吧。我吃不了几个,觉得不如瓜子好吃。

        另外一种是柿饼。那是在小年夜辞灶的时候必须要有的一种“贡品”。奶奶会赶集特别买一次。柿饼太甜了,我觉得那是我吃过最甜的东西,比蜂蜜还甜。奶奶有糖尿病,甜的东西从来不吃。或许,她认为最甜的就是最好的,这最好的“贡品”,给灶王爷吃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届保平安,带来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又快要过年了,我怀念家乡的炒花生和柿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