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和另一个姑娘去了一个“仙境”,准确来说,是我们班六十多个人中的一位姑娘。要进入那个仙境,我们既没有偶然的掉进兔子洞,也没有穿越暗黑的扁谷,和学校里春游的所有人一样——我们是走着去的!
然而跋涉的辛苦终究挡不住春光烂漫时愉悦的心境。一入桃花源,同学们撒欢儿似的四处飞跑了,我和姑娘趁其他人不注意(其实谁也没有注意)也立刻跑走。在商品琳琅,暴晒在阳光下的桃花夹岸的大道尽头有一块大匾,“百床馆”迅速地吸引了我们的眼球。
绕过红木的浮雕屏风,穿过一座“拱桥”,一张巨型的床就即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这床整体呈红色,大概年头较久,已不特别鲜亮,但仍可看出它的古雅贵气。这床的名字叫“隋和三代”,主床之前有三层床榻,每层两边都有镂空木雕相隔,大床两旁还有两个耳室,置有两个小铺,其实它们都是整体,床体之前两边竖有长柄团扇形的烛台,上面清晰可见童子戏耍的浮雕,一段未燃完的红烛还淌着蜡油,好像刚刚才被吹灭,但终究掩不过这“隋和三代”的古典。实际上,这张床也是整个馆中最大的一张。随后我和姑娘也游了其他的地方,这里面有读书举人的房间,有出嫁小姐的绣球红床,有桌台上的八仙过海,有一条长廊置遍了石匾,还有乾隆巡视的古画……姑娘一边赞叹这里好美那里好精致,一边抓着我的手臂嘟囔:“抓紧呀,我真怕我会穿越。”许多结构布置我们也在《甄嬛传》中对应到了场景——比如床侧的柜子,这种高档配置也就真的在大户人家才能看到了。联想许多穿越小说中穿越时的情节,在一百条做工雕花各个不同的古床之廊中穿行,还的确有种将要穿越的感觉。
——然而,我们没有。当我还沉醉于士人房中青花瓷精美的画工时,手机蓦地惊醒般响闹起来,接到这通电话,我们立刻动身赶去秦人洞了。
从桃花山到秦人洞,路程很远,需穿过方竹亭,遇仙桥,水源亭,白云轩,绕过一段长长长长的山路。我在起点拍下一张地图,整束好清晰的头脑、永不嫌更厚的脸皮以及三寸不烂之舌,就开始登山。其实这山路虽然长,却不太陡,一路上还有好山好水,好伴同行。遇仙桥以上的石阶看似整齐,却有许多粼纹,像是天然形成的,一节一块地突起,奇崛却不尖刻,有水流激在岩石上,溅出细小清凉的水花,流过遇仙桥洞。石路叠升向上,不一会儿我们就看见山腰绿林掩映间有个黑不隆穹的山洞,许多穿蓝白校服的人正躬身探头。这就是秦人洞?“不是,”姑娘摇摇头,“这个虽然也叫秦人洞,却不是我们要找的秦人古洞,这里面我上次走过,说是秦人洞,其实又窄又小,只三五米长,狗洞似的。”一番话说得我点头晃脑又觉得有些好笑,突然想起晏子的故事来了,晏子使楚时因为身材矮小,被楚王羞辱,让他从城墙旁边的一个又矮又小的洞中进城,这时晏子说:“这是狗洞,我不过,要访问狗国才钻狗洞,你回去问问你们楚王,楚国到底是个什么国。”楚王一听这话,无可奈何只好开了大门请晏子进城。晏子以他顶呱呱的口才赢得了楚王的尊重,然而我认为,我和姑娘的口才也是绝对不会输给他的,一路上无论见着大人小人男人女人,逮着就问:“XX对不起,秦人洞怎么走?”
在白云轩驻足了一会儿,腿酸脚肿,一望表才知道已经一个钟头了,姑娘买了一串茭白瓣分我来吃,又走了一会儿就看见一个路标,有一个箭头上赫然写着“秦人洞”三个大字,也顾不上嘴里还没嚼完、尚淌着汁水的茭白了,我们就激动得大叫起来,“秦人洞!秦人洞!”顺了箭头,有了目标,我们就走得更快,不一会儿,果就看见一个两三人高的山洞,一颗似假非真的大树靠在洞口边,枝干直伸到洞口上面。秦人洞咳!它果然没有辜负我们的辛苦攀登。洞中石头姿态各异,形状怪诞,颜色黝黑,像姑娘的头发一样,果然峻奇美丽。一道主洞在中间,两旁还有许多偏洞,我和姑娘都爱探险,打着手电筒就往偏洞里去,往偏洞的偏洞里去,最后却发现无论怎么走偏洞还是会回到主洞中的。洞内很宽,我一路走过去身上也没有擦着石壁;高度就没有刚刚看见的洞口那么高了,大概一米多,勉勉强强可以站直。有的偏洞中很潮湿,也许是由于前一天下过雨的缘故,地上坑洼还有足以浸鞋的积水;主洞就干净得多,洞壁看上去有磨砂的质感,地上每隔几米就有白色或彩色的灯。白色佐以照明,彩色则显得洞中神秘而诡异,不过穿洞而行的人相当之多,我们也就没感觉多么害怕。一阵没有挑战的黑迷宫之后,前方照进耀眼的光白——出洞了,眼前一片豁然开朗的景象——回头一望洞里头却还是黑漆漆的。
这时我突然想到《桃花源记》里的片段:“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与我眼前所见、心中所感真是一般无二。刚出洞口时望见桃花源人与武陵人相见的石雕,我正要激动地跑过去,姑娘摇了摇我的手臂,一回头才发现一伙同学正在这儿等着我们。他们一个个吊着两条腿坐在矮墙上,悠闲自在的样子,果然桃花源内外的景色、心境不大相同啊。这里到处都是擂茶馆,桃花源擂茶以其用料丰富、味道纯美而闻名。《桃花源记》中武陵人穿过小口见到这世外桃源的好风光后,主人还用佳肴美酒款待了他,想必制擂茶的手艺从那个时候就存在并流传了。他们一伙儿人唏嘘讪笑:“诶,你们的组员呢?哈哈哈……”
——组员?当然被我们甩掉啦。停留了一会儿,我们又继续向前走,这其中有一条长竹廊,起初行走其中我只觉得清爽怡人,暗香涌浮,那竹子还能看得出绿色,虽没有我们在方竹亭所见的那般清脆鲜嫩,却也绿的醉人。想起颐和园长廊的构造中不用一颗钉子,我也饶有兴味地瞧了那廊上的竹子——果真没有衔接物,不是钉子,也没有水泥,而仅仅是很简单地把竹子用打洞穿插的方式接在一起,还设有花样,有的是菱形,有的是方形,简朴却素雅。姑娘说:“其实我理想中的住所就和这儿差不多,我希望我老了以后,能找个依山傍水的地方住下,那儿有峻山秀水,有虫鸣鸟叫,从来没人知道。”
我觉得姑娘是个淡泊世俗的人,颇有些陶渊明的志趣,然而——吃货的身份终究还是毁了她……和我。我们一人一串油炸食品,就那么举着招摇过市,穿过一片有秋千有音乐的低地,爱抚地赞美绿萍上素白的野花,在桃源人杀鸡敬酒招待武陵人的石像前照相。路边还有柔柳粉桃,还有翠湖扁舟。如此美景中确实有种想要泛舟湖上的冲动,但我们选择的是武陵邨前的一个小湖,专用观光的游船,这湖的名字我不知道,但湖水浊绿似翡翠确实是很值得一提的。风起逸逸,吹动湖面的粼粼波纹,阳光将它反射到船篷顶上,像丝,像绸,柔妩却清亮,想起这小半天以来走路、登山的辛苦,此刻确实忍不住要在湖中小憩,于是就任它泊在水中央了,清风暖阳,的确悠然。
泊船悠然,滑梯下山就相当刺激了,滑道壁上都是白色的瓷砖,起初我十分担心它的安全性,但我很快就说服了自己——反正又不会死。嗯,反正又不会死,人生如此,哪会怕尝试一下从前不敢的事呢?况且滑下山风大凉爽,实在是很快意的事。
——然而,谁真正去过了那个仙境呢?谁到了武陵人到过的世外桃源?——今天它还仍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传说吧。但是请你相信,真正的仙境一定是有的,就在你的心里。只要你愿意发现,它就不是永无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