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水长,别来无恙?

跟蒋方舟的交集仅在于同一年入大学,同一年大学毕业,同为湖北人。对她的关注,还停留在2012年毕业前夕,她那声百感交集的毕业“宣言”:从此,柴米油盐;从此,山高水长。

那会儿,我也为毕业后的去向而迷茫。看到这句话,隐隐有种悲壮感,仿佛要赴战场杀敌,一去不复返。

一晃,已经过去五年了。五年的职场沉浮褪去了脸上的青涩,但我一样没有想明白人生的方向。回看蒋方舟,竟然惊讶的发现,今天的她,跟我的交集似乎比五年前还多了。

因为生活中太多的问题找不到答案,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之邀,她去东京独居了一年。回来出了本书,叫《东京一年》。

对她的新书《东京一年》没有什么兴趣。写漫长的日记,做孤独生活一辈子的准备,这事儿一点也不酷。而且,网络信息如此丰富的今天,人人都是媒体,寻找共鸣也变得极为廉价,哪里需要费几个小时去读一本书?尽管她说,东京让她找到了自己,归来后,人生重新开始。我反而觉得,这更像是一种套路。

在强硬的生活面前,人会无力。作家也是。

如果今天的蒋方舟翻看《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估计也会有一样的感悟吧。这本书中的蒋方舟,洞察力足够敏锐,但文笔不老辣,诸多问题只是点到即止。并非为了抛砖引玉,确实是未曾“历经沧桑”,缺乏阅历和历练。不过相比同龄人,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

所有文章中,最喜欢《审判童年》。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在清晰的地方让人觉得模糊,在模糊的地方却如此清晰。她说,“母亲只能是私有的黄脸婆,不能是人人仰慕的大众情人。母亲是女神无法胜任的兼职——这句话反过来说也一样。”“母亲是一寸寸变老的,父亲是瞬间变老的”。论证这些独到的观点时,她旁征博引,游刃有余,单是那股认真劲儿,就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很认可蒋方舟的一种说法,生活是写作最大的敌人,生活的富足或贫瘠,都会让人失去写作的动力。生活过于平淡,让人没有写作热情,生活过于跌宕,则让人无法平静地坐在书桌前。哪有那么多的刚刚好?所以,尽管写字的人越来越多,但真正写作的人越来越少。

有人拿蒋方舟与陈染相比,我想说,二者的差距还真不是文采、笔力方面的。陈染的文字太有定力了,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写作到这种份上,大概就不需要考虑与生活和解了吧。让写作的归写作,让生活的归生活,并行不悖了。

不会持续关注蒋方舟,希望多年后偶遇她的文字,看到的是山高水长,别来无恙——尽管这对她来说太难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是第二个从我人生列车上下去以后再没有回头的旅客,尽管我们曾经相约,要做一辈子的姐妹。但是那年,那天,她匆匆下去,...
    一江澜阅读 676评论 0 3
  • 我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吸引人的故事,我只是把我脑海中一闪而过的文字敲打下来,我没有指望多少人去阅读,我记录的不过是...
    笔畅意安阅读 899评论 1 3
  • 文/燕 与友离别二十多年,忽一日重逢在杏花疏影里。 浮云一别,流水多年。 我们挟裹着经年的风霜,出现在彼此面前。 ...
    风吹花海阅读 964评论 5 10
  • 打开自己心爱的包包,随手一抓就有一样护肤品,有个想问下你,护肤品的成分表里面有哪些是属于“激素”?知道3个以上的童...
    真材有料阅读 2,318评论 0 2
  • 跨界,这个最近火爆了的词语,频频出现在各大节目中,《跨界歌王》、《跨界喜剧王》等等,看着一个个明星跨界挑战自己,看...
    小馒头0601阅读 236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