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冷,不少人的腰围又不知不觉的长了几寸。“天冷就长膘”的说法不胫而走,可是真的是如此吗?
有人说,在寒冷的季节,人体基础代谢降低,更倾向于储存更多的脂肪来御寒。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又不需要冬眠,不需要降低代谢,我们可以多穿衣服来御寒,根本不需要特意的储存脂肪。
事实上,并没有任何的研究表明在冬天人体更容易长胖。这种说法不过是给自己长胖找个理由罢了。而事实恰恰相反,寒冷可以促进脂肪燃烧。
低温减肥法这种说法也已经流传许久了,金刚狼的扮演者休·杰克曼,就曾经试过运动后在低温环境下冻着来帮助减肥,而教给他这种方法的人正是巨石强森。
寒冷为什么能燃脂呢?因为人体在较为寒冷的条件下,会利用两种快速产热的方式来维持体温。一是战栗产热(Shivering thermogenisis),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哆嗦,通过骨骼肌的收缩来提供热量。
另一种是非战栗产热(Non-shivering thermogenisis)。
非战栗产热,它是指恒温动物体内的产热中,其由骨骼肌以外的代谢过程所产生的热。主要在骨骼肌及褐色脂肪中是通过交感神经末梢所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的作用产生的,其调节中枢在间脑视丘下部。虽然机体所有组织器官都有代谢产热的功能,但代谢产热以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也译为褐色脂肪)的产热量为最大, 约占非战栗产热总量的70%。
这个棕色脂肪,就是帮我们在低温环境下燃脂的关键了。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脂肪竟然能够帮我们减肥?
没错,你没有听错,棕色脂肪确实会帮助我们减肥。棕色脂肪和普通脂肪(白色脂肪)相比,细胞中含有大量的线粒体,组织内毛细血管非常丰富,使其呈现出微红的棕褐色。棕色脂肪并不能存储能量,而是通过分解白色脂肪,从而产生大量热量来维持正常体温。
棕色脂肪主要分布在颈部两侧,背部上侧、锁骨附近和脊柱周围。而白色脂肪主要分布在全身......
我们知道,肌肉是燃脂大户,而棕色脂肪耗能产热的能力,是肝脏的数十倍和肌肉的数倍之多,可谓是燃脂暴发户。研究发现,在充分激活棕色脂肪的情况下,50g的棕色脂肪,可以消耗将近20%的基础代谢。相当于一个正常体重的男子,跑步近1个小时所消耗的热量。另外,还有研究发现,人体内棕色脂肪的量和BMI成反比,也就是说,棕色脂肪越多,你的体重就越低。这也许可以解释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我们身边很多不惧严寒的人都是瘦子。
如果能有效地扩大和控制这个棕色脂肪,那好身材岂不是轻轻松松?理论上说是没错。事与愿违,棕色脂肪在人体内的含量实在太少了。
棕色脂肪存在于所有哺乳动物体内,但主要是存在于幼小的动物体内。
在胚胎阶段,人类的棕色脂肪组织就开始形成,到了在新生儿阶段,棕色脂肪组织达到最高峰。婴儿由于拥有相对较大的体表面积,而且缺乏寒颤的本能,一般是通过促进棕色脂肪代谢来维持体温。随着年龄增长,棕色脂肪会逐渐消失。最终,成年人体内只会残存少量棕色脂肪细胞。以至于主流医学界曾经认为成年人体内不存在棕色脂肪。直到2009年科学家们才在成年人体内发现了棕色脂肪残留的痕迹。
那如何激活和拥有更多的棕色脂肪细胞呢?
有人说冻一冻。世界人群的调查结果来看,寒冷地区的人患肥胖的比例并不比其他地方低。为了减肥在寒风中挨冻,也不是一件明智的事,冻出病来得不偿失。而且人在较冷的情况下,也会不知不觉地吃下更多的食物。
有人说,那用药呢?还真有!目前已知的有此作用的药物来提高棕色脂肪的活性:肾上腺素和麻黄类。但副作用太多了,直接Pass。
好消息是,科学家们给出了一个最简单也最可行,帮你激活棕色脂肪的方法:运动。2012年1月,研究者们发现另一类棕色脂肪以及转化脂肪类型的新激素鸢尾素(Irisin)。
经过锻炼之后的肌肉会分泌一种叫PGC-1α的蛋白,该蛋白调控的下游因子之一可以通过剪切和修饰形成鸢尾素 。鸢尾素可以作用于白色脂肪细胞,诱导其转化为棕色脂肪细胞。
在实验中,小鼠和人类经过几周锻炼后,确实会出现鸢尾素的分泌大量增加,棕色脂肪增多,代谢增加等结果。人类样本中健康的成人在指导下进行10周耐力运动训练,与没有运动的对照组相比,进行耐力训练的人的鸢尾素水平增加了2倍。
只有运动时间较短,强度适宜的运动才会促进棕色脂肪转换。所以想要更多棕色脂肪,建议采用短时间、高强度的运动方式,比如力量训练,HIIT等,既能促进棕色脂肪转换,还能促进生长激素分泌,更好地增肌减脂,变身易瘦体质!
温馨提醒,冷天运动前,要注意充分热身,不但可以增加力量输出,提升运动表现,还可以防止受伤哦!
总而言之,虽然“冻一冻,能变瘦”确实有实验和理论上的依据。但就目前来说,最有效的减肥方式仍然是规律的运动加上科学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