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问:我是谁

“谁”

“我”

“干嘛去”

“上厕所”

这是相声大师侯宝林老先生描述早上两个人相遇的对话,堪称经典,两个熟人很简洁的互相了解了将要发生的人事物。

回到现实生活中,如何回答“你是什么人”“你是做什么的”?

回答一:

我是一名教师。我是会计。我是宝妈。。。。

大多数人都会用我们的职业给自己是怎样的人贴标签。一旦贴上这样的IP后,我们发现:我们不敢跨行业找工作了,即使你不喜欢甚至痛恨目前的工作。

不可否认的是,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得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收入稳定可观、社保齐全、可以做到退休。

所以继续更加努力,将我们的职业变成事业。

拥有了事业,我们会把太多自己的东西投入到事业上,例如:时间、精力、家庭、金钱。。。甚至把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都统统建立在事业的基础上。你会觉得这危险吗?

我们已经把“我”彻底丢失在“我的工作和事业中”。

当然,随着资历的增长、职位的升高,我们不仅仅赚到钱,更对自己工作游刃有余,所以我们开始把我们的职务与社会地位联系起来。

“我是XX运营总监”、“我是XX总经理”、“我是XX会长”。。。

这样的回答让我们得到他人的回馈是:

“他好有钱”、“他很有权力”、“他一定有背景”、“他真有运气”。。。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开始沾沾自喜,可有了更多的惆怅、担忧,甚至恐慌。我们不敢失去工作和目前所拥有的。如果真的没了工作时,我们会感到羞耻、窘迫、无用,甚至开始抑郁、暴躁。

其实是我们自己忘了“我是谁”。

我们忘了,我还是一个父亲、母亲、兄弟姐妹、老公老婆;

我们忘了,我还是滑板爱好者、旅游达人、美食家;

我们忘了,我是名导师、领导者、创造者、贡献者;

我们忘了,我想当作家、飞行员、模特、志愿者。。。

我们忘了,什么样的人生对于我们自己更热爱、更有意义!

当下拥有的安定、舒适和温暖,让我们不敢改变。因为要保障生存,谁也不敢迈出那一步。

好吧,让我们换个角度、换个思维再去思考,看看我们可否摆脱已经确定的身份,从而改变我们的人生。

尝试想:

1.如果不改变将多痛苦。

2.如果改变将会完成怎样的成就和梦想。

最后金钱的枷锁始终摆脱不了。。无药可救?

解锁密码:学会预算控制消费、学会理财避免债务、尝试极简生活。

当最终拥有了最宝贵的财富----时间,我们才会感受到真正的自由与奉献。

过有意义的生活和挣多少钱没有关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