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守正创新,聚焦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深化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着力增强学习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实现好这个任务,需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受众的思想实际和认识实际开展工作,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入脑入心。
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让思想碰撞成为新常态。以往的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往往是由专家学者、领导干部等少数人唱“独角戏”,广大党员群众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性和参与度。这种模式容易导致党员群众“左耳进右耳出”,难以真正将理论内化于心。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应将“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互动”。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鼓励学员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实现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线上互动平台,让学员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和讨论,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通过开设微信公众号、微博话题等,引导学员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展开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
变“空洞说教”为“生动实践”,让知行合一成为新追求。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党的创新理论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空洞的说教层面,而应注重实践教学,让学员在实践中深刻领会理论的内涵和价值。一方面,要积极组织学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实地调研、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员在实践中感受党的创新理论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工作,引导学员将党的创新理论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比如,在企业中开展党的创新理论进车间活动,引导企业党员将理论与企业发展相结合,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变“各自为战”为“协同共进”,让整体效应成为新优势。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不能仅靠单一主体的力量,而应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协同共进的强大合力。一方面,要加强不同部门、不同单位之间的协作配合,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例如,宣传部门、教育部门、党校等应加强联动,共同策划组织理论学习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理论传播格局。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学习。党员干部不仅要自己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还要深入群众中去,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鲜活的事例,向群众宣传党的理论,形成党员干部带头学、带头讲,群众广泛参与、积极响应的良好氛围,使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宣传由点及面、全面覆盖,不断提升整体效应,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凝聚起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新疆玛纳斯县北五岔镇党委地里达尔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