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老师:张月朗 吴谨 通讯员:杨增睿 石佳贝)
为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助力建设美丽乡村,探索文旅宣传新模式,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芙蓉学子·乡村振兴”公益计划湘潭大学学生会赴泸溪县新寨坪村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12日与新寨坪村栖迟谷民宿负责人符武团进行了深度访谈,进一步了解当地民宿产业发展现状。
符武团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他在分享了自己创办民宿的初衷和经验时表示,除了对家乡的热爱,新寨坪村特有的资源禀赋、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来自于政府的政策支持,也是其创办民宿的重要原因。实践团成员们认识到,乡村要振兴,必须要有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与回馈家园的奉献精神,同时也要有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当地村民的理解,从而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勇于追梦,投身伟大乡村实践的决心和信心。
民宿的繁荣不仅带动了农产品的销售,还促进了餐饮、手工艺品等多个行业的协同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的产业链。民宿的食材大多是现采现杀,旺季本村食材难以供应,其他村寨的食材如土鸡、玉米和地瓜都纷至沓来,因而畅通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同时民宿旺季的时候聘请了8名管家,也聘有专业的店长和厨师,都是新寨坪村本地人,民宿的发展不仅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红利,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栖迟谷”民宿依山而建,整片的民宿区是老房子,没有一栋是新建的房子,很有苗族特色。该民宿以康养为主要的竞争优势,千年古树成群环绕,负氧离子含量很高,游客可以享受森林浴。实践团认为,民宿的主要竞争优势来源于当地独特土地优势与气候优势。在与符武团深入沟通交流后,实践团成员更加深刻感受到了生态优势之于产业兴旺的重要作用,其不仅是民宿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也是促进旅游业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政府的支持与符武团等民宿人的努力下,栖迟谷民宿先后荣获“中国扶贫基金会百美村宿”“湖南省四星级休闲农业庄园”“乡村旅游示范景点”等称号。但由于村民思维的滞后性、产业宣传环境的封闭性,一度让栖迟谷民宿陷入低谷。村民们没有看到“立竿见影”式的收获,热情也大大降低。加之宣传模式单一,难以覆盖全年龄段人群,导致民宿的知名度不温不火。
深入探访“栖迟谷”民宿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还特意走访了几位当地村民,倾听他们对民宿发展的看法。实践团成员认真记录了村民们的意见和建议,并把这些声音反馈给民宿负责人及当地政府,共同探讨解决之道,确保民宿发展成果能够惠及更多村民,实现真正的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实践团认为,当地需要深入实地的调研以及全方位的宣传,进一步拓宽“栖迟谷”民宿的宣传渠道,提升其在市场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栖迟谷”民宿的独特魅力与优势,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实现助推“栖迟谷”民宿真正实现“生态+文旅”的深度融合,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迈向更高发展阶段的美好愿景。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兴旺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在调研过程中体会到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对于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下一步实践团将深入挖掘当地独特的文旅资源,精心策划并推出一系列融合地方文化、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的特色旅游线路,将民宿作为亮点元素巧妙融入其中,进一步提升民宿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为新寨坪村的文旅产业发展贡献更多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