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代,陪同学去买衣服,让我陪同的时候我是一点也不想去,懒得出门或者正在追剧,室友就各种利益诱惑我,帮我打一壶热水,或者帮我带一顿饭,一听这些我都屁颠屁颠的跟去了,但是回来的时候提一兜的总是我,而她竟然一个也没买。
陪室友买衣服,她总有各种理由对衣服不满意,有的款式颜色不行,好不容易碰到款式颜色可以的,又挑有的有线头,有的线没排好之类的,让我各般无语。而我在陪她逛的过程中,看到处理的人管不住下手,即使不需要,也有买的冲动。或者有喜欢的款,但是穿上比较瘦,就会给自己找过一段就瘦的理由买下。有的是反季衣服,也莫名的觉得会有需要,也给备着。喜欢的东西太多了,逛着逛着就变成了我在消费,她在围观。
超市也是,总是我先兴奋。看到比平常便宜的,买一送一的,需不需要都拿。
书店也是,囤了很多所谓经典和古诗词、哲学书籍,结果只看几页,因为里面的文字太绕圈子或者意思太难消化,体会不到经典的原因。翻不动慢慢就不翻了,还是自己翻了很多次的小说。
这种消费的结果就是,零食放了几天了也没动,或者见人就分了,水果也分着分着坏了,牙膏用着用着不想用了,想换个牌子口味了。纸用着该浪费了。衣服到穿的季节发现不好看或者码不是偏大就是偏小,只能扔了(我们宿舍我的码最小),回家拿回家送人,搞的当季还是没有衣服穿,有重要场合时只能蹭室友的出去见人。
这种生活习惯与理念一直伴随我,快乐并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