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 | 世界上最绝望的孤独:我成孤儿了

 

《兄弟》余华
李光头,你以前对我说过:“就算天翻地覆慷而慨了,我们还是兄弟;现在我要对你说:就是生离死别了,我们还是兄弟。”

  早些时间,在偶然的情况下看了余华的《活着》,慢慢的就沉迷于余华的“悲剧”与“现实”中无法自拔,在读完《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呐喊》《一个地主的死》后,迟迟不愿拿起《兄弟》这本书,主要还是因为它太厚了,足足有六百三十页,到读这本书时也是断断续续地才读完,但是等读完才意犹未尽,深深被余华所折服。

  这本书之所以这么厚,主要是包含了两个部分:上部和下部,也就是两个时代的“爱恨情仇”。上部主要讲的是在文革时期,李兰(李光头之母)与宋凡平(宋刚之父)的相识、相爱、相离的命运惨痛的故事。下部主要讲的是李光头与宋刚在兄弟与爱情之间的伦理颠覆。

  一部是在文革压抑之下的苟延残喘、逆来顺受,这里的精华之处便是李兰之死。李兰在遇到宋凡平之前是一直活在李光头生父阴影之下的,因为李光头生父是为偷看女人屁股摔进粪坑淹死的,再加上李光头也在厕所偷看女人的屁股而出名,李兰无地自容,觉得这是世界上最没尊严的事情,每次出门都是沿着墙边走,很是不自信。在遇到宋凡平之后,李兰脸上慢慢越来越多的笑容,越来越多的甜蜜,包括在宋凡平死后,李兰被批斗为“地主婆”时也是昂首挺胸、面带微笑的,这便是信任的力量,李兰相信宋凡平,不管任何时候。后来,李兰因思念成疾,在快死时托付宋刚,不管以后发生什么事都要好好照顾弟弟李光头,这也为下部宋刚的悲惨离去埋下了伏笔。深受“要好好照顾弟弟,你是我兄弟”的折磨,宋刚帮助李光头追求村里美女林红,林红却选择了宋刚。下部说的是李光头与宋刚在物欲纵横的诱惑下的关系的破裂。宋刚在得知李光头心安理得的利用他的“兄弟情”,选择与李红结婚。李光头在情场失意后,商场逐渐得意起来,成为村里第一个有司机开奔驰的人。这时候的宋刚却深受腰痛和肺炎的折磨,外出闯荡打工,这时候的林红因为空虚选择与李光头温存,宋刚得知后卧轨自杀。这是因为对宋刚的愧疚,致使尾篇林红和李光头的形同陌路。

  全文最深受感动的是李光头在得知宋刚卧轨自杀后,伤心欲绝的说了句“我成孤儿了”,戳中泪点。世界上最难割舍的那份感情便是亲情,亲情就像是抓住游子们的绳,绳的另一头便是归宿,便是安全感,便是一直坚持下去的脊柱。这时候,亲情没了,脊柱没了,房子就塌了,这便是李光头最后的绝望。他利用了与宋刚亲情的关系,霸占了林红,导致了与宋刚亲情关系的破裂。

  一直在思索,是什么让我如此感慨、震撼、难以平静。或许是当时时代背景下的压抑、命运的残忍,以及与命运对抗却抵抗不过的无奈和心灰意冷;又或许是因为本书对人性的窥探与揭露让我胆战心惊。全文对李光头对人性的利用,刘镇对人性的试探,都是全文怼人性丑陋一面的揭露。

这就是人世间,有一个人走向死亡,可是无限眷恋晚霞映照下的生活;另两个人寻欢作乐,可是不知道落日的余晖有多么的美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带孩子去图书馆,到了才知道是个法国图书馆,80%都是法语原装书籍,我走到文学区,好不容易找到一本中文的雨果文集,心...
    佟彤阅读 3,178评论 0 1
  • 今天下班回家 选了一条新路 刚修好的干净整洁的路 一路上鲜有人和车子经过 没走多久就走到江边的绿道 一抹靓丽的蓝紫...
    平原麦浪阅读 183评论 1 2
  • 国庆之后,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有新面貌。 前段时间萱萱妈跟朋友合开了一个英语喜剧表演班,她们国庆有个活动是排练7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