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话不是我说的,是罗振宇那个死胖子说的
但是老王我表示赞同~~~~
这里的底层,并非是按照职业或者收入来进行划分,而是人的内心对自己的认知,也就是“精神底层”。
在学历泛滥的日子里,每个人高举着自己形同废纸的文凭,在人海中穿梭、寻找工作,拿到录用通知之后,成功的走进了写字楼,成为了一名写字楼民工。
他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他们被父母和周边的人寄予了更高的期望。为了拿到学历,选择了读高中、考大学,意味着时间和金钱上更大的投入。意味着他们必须过得比没有读过大学的人过的更好,在这个到处鼓吹“学历无用论”的时代,当他们看到曾经只有初中文化的同学混的风生水起的时候,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会更大。
不同于我们平日理解的那些社会底层,比如民工、火锅店服务员、洗脚小妹---正规的、不正规的,他们敢穿地摊货无所谓,不会因为自己穿得差一点,造成自尊心受损,用山寨手机开起跑马灯低音炮招摇过市,在事业上他们做一天工领一天的钱,不会想太多。没有攀比对象,相对安于现状,他们明白自己此生就是这样,没有文凭、也没有父母殷切的期望、没有旁人灼热的眼光和闲言碎语,他们受教育有限、交际圈子狭窄、他们可以宅、可以肆无忌惮、可以玩游戏通宵、有十万个理由的让自己堕落,他们不羞于、也不畏惧展示自己的贫穷,他们的贫穷会被接纳和同情。
但是写字楼上班的白领们不同,他们需要更大的支出,用于维持最基本的体面,比如,买一个好点的包、买一件还算拿得出手的衣服、需要租离公司较劲的房子、需要维持基本的社交活动等。
这些开支,令生活更加捉襟见肘。
而论收入,出入5A写字楼的光鲜白领,一个月领着4000块,可能还比不上小学同学二狗在工地上拧7天钢筋。
前年我一个同事过年回老家,遇到发小----一个小学毕业后去工地上打工的青年,发小热情的招呼他,并给他儿子发了一个红包,回到家一拆开,居然有600元(在农村,压岁红包大多数都是200),而我的同事是个小项目经理,他过年是躲着这些带孩子的亲朋好友的。
论精神状态,白领的心更累、更憔悴。老王曾经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工地上,看到民工们端着不锈钢碗开心的打着饭菜,一边吃着猪头肉、一边喝着廉价啤酒,开心的畅谈;而旁边的大学生资料员却因为胃痛吃不下,只能喝点稀饭,项目总工正愁眉苦脸的跟业主打电话,顾不上吃饭。那一刻,我很羡慕这些单纯干体力活的人,身体累了,休息一会儿、睡上一觉,第二天又可以精神百倍的干活,但是心累了、人迷茫了,却是日日夜夜的饱受煎熬和折磨,对拿着低薪、对未来茫然的白领们来说,心理上所承受的苦,却不会被时间冲淡,反而与日俱增。
赚的少、最辛苦的还是对未来的焦虑。什么时候能买上房子?什么时候能开上车?什么时候能结婚?什么时候能升职?什么时候能让父母过的好一点?什么时候能让自己不要这么茫然?混到35岁之后怎么办?
好焦虑!
看到知乎上有人问:年入10万是不是在北京算低收入?
他呵呵一声,打开自己支付宝,看了一眼余额。
当接触的人群和信息面更广时,更容易感受无能为力和人生的不平等。
实质上,他们会比传统认为的底层过得更辛苦。
大城市的白领可能确实是精神意义上的底层。
长按二维码,选择关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