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陶蓉
茶起源于中国,数千年来,无论时代如何更迭、怎样变迁,茶始终伴随并滋养着人们。茶对于我们而言,已经超出饮品的概念,她变成了生活艺术的一种信仰,也形成了一种神圣仪式,一种对生命精彩之处的信仰。一片静美的叶泡出一碗浓淡适宜的茶,只是看一看都觉得是那么温暖而又欣慰。时间赋予了茶的魅力,也使每一款茶都有自己的性格和风韵。在现今瞬息万变的时间里,茶的感知如一场滋润的雨水,帮着我们在慢慢的澄清和内敛着心浮气躁。
倾听自己的心声,在每一杯茶里,方才照见自己的内心。李清照、赵明诚夫妇:“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从这段文字里看出他们不仅感情至深,还都是爱茶之人,因此才留下了“饮茶助学”的佳话。
在《神农本草》里记载,四川益州是最早的茶区之一,陆羽的《茶经》开篇第一句:“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立春一过,春茶便在四川萌发采制,泸州是同纬度茶树发芽最早的地区,在2月6号就开始了今春第一芽。最早将茶叶作为商品出现也是在四川,公元前59年就有“武阳买茶”的记录。“一杯盖碗茶,说尽天下事,谈进万倾粮,”就是从很早以前就有的四川茶馆文化,它是一个交流信息与人际交往的场地,据说至今的四川茶馆依然延续着这个文化特点。
到了隋朝,茶逐渐普及,隋文帝患病,就是服用的烹茗草(煮茶)。而这个时候茶的药用功效开始演变为社交饮品,但主要还是以社会上层为主,随着文人饮茶,关于茶的诗词歌赋也逐渐问世,茶文化由此也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萌芽。记录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集《诗经》里至少有十处提到茶“谁谓荼苦,有甘如荠”、“采荼薪樗,食我农夫”等,这是被学者们公认为是关于茶事的最早的记载。最早关于茶饼的制作和泡茶的方法是出现在三国时期魏张揖著的《广雅》里“荆巴间采荼做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芼之”。“荼”字在时代变迁的过程中,才演变成“茶”字(在中唐以前都是用“荼”字)。一茶三香便很好的诠释了安溪铁观音,即为清香、浓香和陈香。不同的工艺形成三香的外形、内质也各为不同。清香铁观音就是由传统半发酵工艺转化为轻发酵工艺,清香的特点就是清汤绿水、有着沁人心脾的香高味纯,也可作为浓香、陈香铁观音的原料。上官他们家多以浓香为主,“茶为君,火为臣”烘焙出的铁观音甘醇馥郁,炭香韵极为陶醉人。由于浓香型铁观音将红茶和绿茶的优势结合在一体,冲泡出的茶汤深黄,口感更加顺滑,并有天然的火香味。
“雨前虽好但嫌新,火气未除莫接唇。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说的就是陈香型铁观音。“老铁”也就是放置多年的陈年铁观音,老铁的颜色为暗黑油亮,非常耐泡,汤色有深黄、褐色、红褐色,因为是放置于陶罐内保存,多年不变质,沉淀着大量精华物,沉香凝韵,冲泡后味道温和,微甜回甘。
铁观音在第一泡时略微苦涩,第三泡是最为香醇,到第五泡后就略显寡淡,喝茶到这个时候,我就在想人生也是不过如此吧,年少青涩,浓烈且雅致的壮年,以及逐渐淡泊无求的老年。
在乾隆品铁观音之前,并不是叫铁观音,经乾隆品尝后,细观茶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因此赐名“铁观音”。铁观音,最讲究“观音韵”。“舌根未得天真味,鼻观先闻圣妙香”,茶汤在入口后,下咽入喉会升起舒服的回甘,齿颊留香,也就是俗称的观音韵即为深远无穷之味。不同的人对这个韵味有着不同的感知,美妙无比的感觉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因为生长的环境、适宜的温度以及制作工艺的不同等原因造就了这个韵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人或茶一样都无好坏,只有适不适合,喜不喜欢。总有喜欢自己的,也有讨厌自己的。喜欢自己的人因缘而聚,因情而暖。把关注的目光放在喜欢自己的人身上,那么我们的状态便日日是好日。对于不喜欢自己的人不强求、不怨恨、不沮丧,用一颗平常心目送无缘而散的人。每一刻都做诚实的自己,让自己的内心去决定,不赶超别人,只是改变自己心的轨迹,这样的人生势必会幸福吧。经历的那些挫折和伤害,对于我来说都是一种修炼。再回首时,即便伤口愈合后留下来的伤疤还会引起阵痛,但我不会再徘徊于此,坚强和淡定会释然所有的阵痛。如师傅所言:向前不要怕,回首不要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