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女儿坐在公交车上,她正在玩游戏,她玩的游戏我看了几眼,觉得很奇怪,心想:现在的游戏真奇怪,竟然有这种游戏!我不再看她,把目光转向窗外。
此时车到了一个叫双洞子的地方。可惜双洞子已不在。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座像彩虹一样壮丽的大桥和一条宽阔的马路。望着大桥及马路,我有些怅然若失。
我以前住在这附近,对双洞子非常熟悉。以前的双洞子有三个遂道,我老对朋友说:“双洞子应该叫三洞子才对。”三个遂道中两个是汽车道,一个是自行车道及人行道。在左边的两个汽车道之间有一个花园,里面长着几棵飘逸的杨柳。
以前我每天都要经过双洞子。因为在双洞子的北面是我的家;在双洞子的南面是我孩子的小学。我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因为这段路,我也结识了好几个朋友。她们跟我一样,都是家庭妇女。每天都要接送孩子上下学。
送孩子上学的时候,我们老在等绿灯的时候碰见。这时候我们会谈论:“今天早晨吃了吗?吃了什么?”“你知道洋芋格子怎么做吗?”“有时间我再告诉你,看!绿灯亮了,走,快走,不然迟道了。”
接孩子放学的时候,我们可以慢慢地走回去。一路上有许多摊贩。有卖水果的,有卖菜的,还有卖一些日用百货的,比如袜子,手套,衣服等。张凡的妈妈有时会在半路等我。她通常会穿一套新衣服,站在马路边,等我过来。她手插着腰说:“快看!快看!我的新衣服好看不好看?”我这时会盯着她看一会。她呢,则把自己的身子转一圈。接着我走上前,摸摸她的衣服料子,然后站远了,再盯着她看一会儿,最后就说:“好看,挺好的!多少钱?”然后她会说50块,你觉得划不划算。我点点头。这时她会高兴的把50块钱给老板。
在这附近还有一个修鞋的。新买的皮鞋,我老喜欢钉掌。每次需要钉掌的时候,我都去双洞子找那个修鞋的。我已经认识他将近十年了。
此时,我从公交车上使劲望向窗外,卖菜的,卖水果的都已不在。我想找到修鞋人,可惜修鞋人也不在。双洞子已不在,修鞋人也不知去了哪里?我有些伤感的想,不知他是否会怀念这个地方?是否会怀念在这里修鞋的那些日子?是否会怀念曾经在他那经常修鞋的人呢?
车很快来到张凡家门口。张凡家是做生意的。我看到她们的店铺上面写着“已搬迁到马路对面。”我突然有种想下公交车的冲动。但是我忍住了。张凡,她会想念我这个-我这个已经搬迁到其他地方的人吗?我去她们家,她会欢迎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