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桃红杏李
图/网络
有些人是用来成长的,有些人是用来刻骨铭心的,有些人是用来怀念的,有些人是用来忘记的。
《北京女子图鉴》在刚播出时曾引起一阵热议,剧里讲述在职场中摸滚打爬的过程,非常接地气,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其实在我看来,《北京女子图鉴》里女主陈可一路所遇到的每一段感情,又何尝不是她内心逐渐成长,逐渐丰满的过程。她所做的每一段感情的抉择对于我们都有现实的启发意义。
女人的一生,都会在人生不同的阶段遇到不同的人,总有些人会来,也有些人会停留,还有些人会离开。
陈奕迅有句歌词:
"把一个人的温暖,转移到另一个的胸膛,让上次犯的错反省出梦想,每个人都这样,享受过提心吊胆,才拒绝做爱情戴罪的羔羊。"
爱是一场修行,年轻的时候,如果你什么都没经历过,你是无法知道什么样的人,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只有吃过亏上过当流过眼泪后,你的内心得到了成长,思维变得成熟,你才算是真正了解自己的需求,懂得如何恰到好处地爱一个人。那时的我们终于明白,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异性,也是一个可以沟通的灵魂。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佛洛姆的《爱的艺术》一书里认为:
"爱情是一种与个人的成熟度密切相关的感情。我们只有努力掌握爱他人的能力,才能收获真爱。"
爱一个人不难,难的是找到你一个你爱他,而他也真正爱你的人。要找到真爱,不是撞大运,不是随便挑挑拣拣,你要先具备爱的能力,实现你自己,完成你自己,才有能力去爱别人,才有能力"不做爱情戴罪的羔羊",找到那个属于自己的"Mr Right".
这既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也是一个持续蜕变的过程。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陈可遇到的几段最经典的感情,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内心的渴望和需求,找准自己的定位,选择那个最适合自己的人,收获自己的幸福。
1. 初恋:人生的出场顺序很重要,过早遗憾,过晚不易。
陈可和杨大赫是大学时期的恋人,是彼此的初恋,这段感情未经社会世事的浸染,纯真而又美好。
朱德庸说:"每个男女印象最深刻、最怀念的是夭折的初恋,因为它没有继续下去。 "
初恋大概是每个人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那个人对于你来说是,不想说、不能想、却也不能忘,他只适合放在心底收藏。多年后你想起这么个人,他的出现曾让你对未来充满期待,也让你的未来充满遗憾。
在剧中后期,陈可要和初恋杨大赫见面的时候,精心打扮自己,可见这段感情在她心里有着不一样的地位。初恋为什么会在我们心里留下那么深刻的印象?
心理学上有个"首因效应"法则:
是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它会在对方的头脑中占据主导地位。
所以和杨大赫的这段初恋在陈可心中烙下深深的刻印,就算后来她经历了数段感情,也难以覆灭这段记忆。
但是这种恋情美好却也易碎,一遇到现实生活的碰撞,很快就会瓦解。那时的他们还太年轻,未经世事,没有更好的能力去安放和维持这段感情。
但是陈可其实是幸运的,因为杨大赫是懂她的。他知道陈可志在远方,不是一个甘于在家洗手作羹汤照顾别人的女人,就算勉强把她留在身边,他们之间的爱情也会在现实的困难中日渐消弭,成为一对怨偶。还不如现在放她自由飞翔,让她去寻找自己的天空,给这份爱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所以他对陈可说谎,说自己爱上别人,要和她分手,这段最纯真的感情就这么结束了。
多年后,两人见面,陈可从杨大赫的妻子口中得知当初分手的真相后,她抱头痛哭。
安东尼曾说:"后来我终于知道,它并不是我的花,我只是恰好途经了它的盛放。"
初恋可贵,可惜我们相爱太早,终是不能终老。那时的我们还太年轻,不知道那些暂时的错过,会变成永远的遗憾。
2.相爱,是两个人向着同一个方向,做着同样的梦
张超是陈可在继初恋后谈的第二段感情,他有才华又努力上进,对未来有着清晰的计划,对陈可也是真心实意,妥妥的"经济适用男"。很多人都为这段感情感到可惜,觉得不能理解陈可和张超分手的决定,认为她太过物质。
如果陈可是一个宜家宜室,安心在家相夫教子的女人,张超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他顾家又有能力,可是她不是。陈可事业心强,一心想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她不想过那种小心翼翼而又斤斤计较的能够一眼看到头的生活。
她有自己的欲望,张超无法满足她的欲望,也不欣赏她为实现欲望所做的努力。在张超的心中,女人不该有那么强的事业心,在家做贤妻良母才是正事。
其实两人没有错,错的是她和张超人生观不契合,他们对未来的方向和人生的目标不一致。
情感专家涂磊认为:"恋爱靠五官,结婚靠三观。"
人常说所谓"圈子不同,不必强融",其实感情也是一样的"三观不合,不要凑合"。你的生活想要诗和远方,他却想要眼前的苟且和岁月静好。没有说谁对谁错,只是大家想要的人生不一样。就算为了当时的感情彼此迁就,但是日子一长,感情的裂痕也会在时间的流逝中越来越大。虽说婚姻要靠磨合,但是有些东西是磨合不了的。你硬生生把她棱角磨平,那她就再也无法从这段感情中感受到幸福。
就如陈可和张超的矛盾终于在她生日那天爆发,两人终于分手了。她在心里对张超说:"我爱你,但我好像更爱我自己。"
陈可想要很多,她不想要张超认为的那种差不多的平淡人生,陈可无法压抑自己的欲望,说服自己过这种相夫教子的生活,这比在外漂泊更加令她恐惧和不安。
东野圭吾的《白夜行》有句话:
"相爱不是两个人看着彼此,而是两个人看着同一个方向。"
如果两个人结合在一起,但是做着不一样的梦,朝着不一样的方向,就算彼此再怎么努力,两颗心也只会越来越遥远。
婚姻里,人品决定底线,三观决定上限。两人想走的路都不一样,婚姻如何长久?有人说婚姻的本质就是一场合作,而且是极其紧密复杂的合作,如果双方合作目标和方式都不一致,这样的感情,迟早会被矛盾和分歧耗光。好的婚姻,应该是能让我们发光,而不是让我们变成怨妇,黯淡无光。
一个和你有着同样三观的人,能够理解你的感受,会明白你内心的渴望和追求,他能站在你的角度上为你着想,而不是自私到只顾自己的感受,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你,要你配合。这样的人,遇到日后婚姻生活的磨合,你所有的优点和缺点,他都可以找到包容的理由,你的幸福感才会增强。如果你接受不了对方的人生观,也不愿意改变或妥协,不如趁早分开,不要凑合,免得日后两人痛苦。
3.爱情,要是掺杂别的算计,就不是真的爱情
富二代于洋大概是每个女孩子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海归、高学历、年轻帅气、家境富有而又上进,和他在一起能够满足你的虚荣心。但是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也很容易让我们迷失了自己。就如陈可因为条件的不对等,让她和于洋在一起时,心里会自卑,会担心自己留不住条件这么好的男人,所以她处处迎合于洋的喜好,从而让她在这段感情里不断地付出,完全失去自我。
没错,刚开始于洋确实被陈可的外貌性格吸引,但是条件上的不对等,也让于洋在心里有点看不起陈可,所以他不想公开两人的关系,觉得她上不了台面,要求她去学英语,要求她懂事。
这种人只想让你做他生活里的调味剂,给生活增添一点趣味罢了,想要步入婚姻,是没有可能的。
正如近现代诗人卞之琳所说的: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他只想你装饰下他的梦,想要上位,那是做梦。
陈可处处委屈自己,不断付出,想借自己仰望的人轻装上阵,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却不知道她所仰望的那个人也想借势均力敌的人,助自己锦上添花。
所以当陈可借母亲向于洋逼婚的时候,他说:"恋爱和结婚不一样,我不适合结婚。"转头,他又向一个白富美求婚,正如陈可上司说的:"他并不是不想结婚,只是不想和你结婚。"
在于洋的价值观里,他的婚姻模式就是一场交易。如果这场婚姻,能让自己增值,他就欣然接受;如果这场婚姻对他毫无利益,他就会觉得这笔生意不划算。
莎士比亚说:"爱情里要是掺杂了和它本身无关的算计,那就不是真的爱情。"
爱情就像拾贝壳,不要捡最大、最漂亮的,要捡自己最喜欢、最适合的。如果你在其中完全迷失了自己,没有自我的付出,并不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4.婚姻,就像一双鞋,切莫贪图了鞋的华贵,而委屈自己的脚
陈可和北京男何志结婚完全就是恨嫁心情。那时的她觉得年纪到了,就饥不择食地和一个外在条件看起来不错的人结了婚,事实上她根本不了解何志的为人和家庭,也没有想清楚对方适不适合自己,这种缺乏理智的结婚心理,也给自己的婚姻埋下了祸根。
其实像何志这样条件的人,北京户口,公务员,有房有车,就算是我们,估计也会做和陈可一样的选择。
但是茨威格说了:
"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都早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陈可看中何志的北京身份,想在北京落地生根,就匆匆和他结了婚。婚后她才知道何志没有上进心,作风懒散,喜欢赌博,没有主见,就是一个妥妥的"妈宝男"。
当你嫁给一个不肯长大的男人,从此就是给别人当妈,和这样的人结婚,就如同养孩子,处处要你操心。这种人根本不会关心的你感受,更不要奢望他会调解你和他父母的矛盾。他就是一条寄生虫,依附在父母身边长大。在这种婚姻中,什么互相扶持,共同成长,遮风挡雨,全都是空谈。他就像个养尊处优的小王子,你要么像是个上不了台面的小三,被其父母压得喘不过气来;或者像个操劳的老母亲,一辈子操不完的心。
所以当陈可和何志父母为了房子利益而意见分歧时,就别怪被他啪啪打脸,何志这种人根本没有爱的能力,你还奢望他爱你,能为你排忧解难?这是妄想。
许多事情,只有经历过了,才会懂得;许多感情,只有痛过了,才会成长。陈可的这段婚姻的失败,错就错在她没有看清自己的需求,没有坚持自己的本心。
就如莫言所言:
"别人看到的是鞋,自己感受到的是脚。切莫贪图了鞋的华贵,而委屈自己的脚。"
婚姻这双鞋,你穿上了就会知道,脚比鞋重要。
5.这世上最好的爱情是,对方的优点,你正好欣赏,对方的缺点,你正好不在意。
廖一梅说:"人的这一生,遇到爱,遇到性,都不是什么稀罕事儿,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陈可最后为何会选择一个结过婚还带着个儿子的许医生?因为许斯明懂她并欣赏她,也因为一路跌跌撞撞走到这个阶段,陈可的内心已经逐渐成长和丰富,在这个时候,她终于懂得了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什么样的男人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正如剧里,陈可曾经问过上司顾映真:"有欲望的女人,男人是不是不喜欢?"顾映真当时的回答是:"找一个,跟你有同样欲望的男人,这就不是问题。"其实那个男人不仅要和你有同样的欲望,还要能理解你的欲望,并支持和欣赏你为实现欲望所做的一切努力。
爱情,不是自私的占有,也不是商品的交易;爱情是,我遇到你,愿意去爱你,关心你,尊重你的个性,了解你的需求,并欣赏你的追求。
周国平在《灵魂只能独行》中说道:
"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当你全面发展自己的人格,成为真正的自我,具备自我思考的能力,有着自身的独立和精神的欢愉。在这样的爱里,你才不会失去自我,而是和对方一起努力去创造美好的生活,过着和谐美妙的日子。这段感情,也能让你们彼此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英国哲人罗素认为:
"真正的爱情全然不同于老爷子式的得意。它令精神欢愉,却不是只满足本能的快感。只有令本能和精神同时获得满足,才是幸福生活须臾不可或缺的因素。"
写在最后
青春文学作家雪小婵说:
"有些人是用来成长的,有些人是用来刻骨铭心的,有些人是用来怀念的,有些人是用来忘记的。"
对于光阴中遇到的种种感情,面对那些来去我们身边的人,不必伤感,不必懊悔,要先修炼自己,实现自我,找准自己的定位,那些属于你的幸福和真爱才会不请自来,姗姗翩然。
正如美国著名音乐记者查尔斯·R. 克罗斯说的:"你内心里必须先接受你自己,然后才能找到适合你的地方。"
我是桃红杏李,专注于个人成长,喜欢温情的文字,欢迎点赞、关注、收藏、以及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