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将至,又到了为团圆饭如何安排而思量的时候。在异地工作的儿子提议去饭店吃,省心省力;妻子却早已买好半只鸡,准备亲手烹制她的拿手好菜——鸡煲。几番斟酌,我最终采纳了儿子的建议。
电话接连打了几家知名酒店,却都被告知包厢早已订满,连大厅也一座难求。情急之下,只好求助相熟的一位酒店老总。很快收到回音:“喜宴厅临时加了一桌,是50号。只要您不嫌弃。中秋节快乐!”
那晚的团圆餐,花费其实不算多。可坐在喧闹的喜宴厅里,看着五十多桌陌生人往来穿梭,整晚除了同城的亲人和家人,能认出的面孔不过一二,心里总觉得缺了些什么。
这让我不禁想起往年的中秋:厨房里飘着鸡汤的香气,妻子系着围裙在灶台前忙碌,我在一旁洗菜切菜、打打下手。儿子刚学厨艺,却比我强,家常菜会炒制几个。据说每一晚餐都他自己鼓捣着吃。虽然忙忙碌碌,但那种全家人一起为这顿团圆饭付出的温暖,才是节日真正的味道。

马路菜市场
如今我才恍然:团圆节的真谛,或许不在于饭菜有多丰盛,场所有多讲究,而在于每个家庭成员都参与其中。明年的中秋节,我想会选择在家过。让每个人都能动起手来,在忙碌与协作中,找回那份最质朴、最温暖的团圆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