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五彩的,树木使劲张扬它们的绿,郁郁葱葱,在金色的日光下划成一道墨绿的光影,蓝天像是渲染开蓝墨的宣纸一样。夏花盛开,荷,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它是圣洁的,让人感到无法触碰,静静的看着它优雅的身姿,好像世界一片空灵,幽寂地开在盛夏里。
立秋后,转眼间已是一片肃杀。看,曾清丽的荷如今残零冷谢,像是老妇一般垂丧着,瘦弱的身躯随风摇曳。清晨的露珠不再来沾染它,蜻蜓不再留恋它,只剩下寒雁划破寂静,偶尔回顾一下它棕色的身子,然后秋雨打碎了夏日里残存的最后一丝美好。可是,我听着雨声,体会到另一种美,叫凄美。
完美不属于生活,它只是一种幻想。一次在书中看到这句话,就记到现在。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赢弱女子,弯腰葬花,看着花瓣洒在土中。曾经共同作诗,共同赏文,共同嬉笑,任性地共同吵闹~~~~~~木石前盟像一个誓言一样牵扯着两人的未来,月夜,花前,树下,院里,处处留着两人的记忆,原本以为可以一辈子在一起,到头来却因世俗,生死隔开了两人的距离。可是,若不是这样悲剧的结局,宝黛的爱情又怎会如此凄美,如此令人回味?
很多分别是迫不得已,很多舍弃是身不由己。每年只有七夕,牛郎织女才能相聚,你还在为此惋惜吗?是否还记得秦观那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听,my heart will go on~~~~~~泰坦尼克号若不沉没,又如何在海天之间上演如此动人凄美的故事。
凄凉来源于遗憾,就像遗憾夏去秋来——荷花凋谢一样。走过那些风花雪月的诗词,我体会到了李后主痛失国土的愁思,那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怨;潘安的结局像一朵荷的枯萎,一个美男子的悲剧只换来后人的:河阳看花过,意不问潘安;苏轼,一个被归为豪放派的潇洒文人,对于生离死别的遗憾,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无语哽咽~~~~~~
我们将那些回不去的,找不到的记忆叫做枯;将遗憾与不舍叫做萎。而枯萎可以是凄美的代名词,谁言枯荷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