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河南焦作 2019.10.4
8月份回了趟老家。
现在从上海坐高铁回老家只需要6个小时,中午12:30从上海虹桥火车站出发,下午6:30就可以到家了,刚好可以赶上吃晚饭。在大上海这个动不动上班就要路上两个小时的城市呆时间久了,现回趟老家就像上班在城市绕了个来回。
下了火车,没有打出租车,因为小城市起步价便宜,我家在郊区,送我过去也就15块钱左右,回来还拉不到客人,跑个空车不划算,所以他们会叫个一口价30块钱。打开手机软件叫个车,师傅开了一辆白色KIA SUV,很热情帮忙搬行李,这个也是出租车享受不到的待遇。现在回家得路特别顺,火车站出来一条路向南走到底,右拐走个300米,再左拐向南走到底就到了。车站出来,穿过一座架在南水北调的人工河上的桥,旁边写的是“小外滩”,下了桥,有几个shopping mall,灯光灿烂,音乐飘渺,几年前,这里好像还是一片田野。上次跟同学在这里逛街,我们还一起回忆了以前在附近得芦苇荡捉鱼,偷莲花。
这条路走到底右拐之后,就是找准路左边的入口准备进村。我自信的给司机指路,生活过二十多年的地方熟悉的不得了。但是车一直行驶到另一条路上,我才意识到跑过路口了,又掉头回来缓慢行驶,终于凭借距离测算,拐进了一个路口。这里风景宜人,入村口是一个小公园,继续直行,路两旁的河水清澈,很多人在河边钓鱼,眼睛尽揽夕阳下的无限风光。过了入村桥,穿过护村堤,堤面上铺上柏油路面。
刚到家,爸妈已经在家门口等我,跟他们聊起村里的变化,他们又带我去村头的另外一个公园,这个地方占了我家的地,目前政府还没有钱赔,我们村应该还算是靠近城市保存比较完整的村庄了。这里散步的人很多,有青蛙的叫声,也有蛐蛐的叫声。爸妈很开心带着外孙在这里走路,因为认识的人都会打招呼问他们这个是不是你家大妞的孩子,长得这么帅,他们会很满足的笑着回应。回来家之前我说不带宝宝了,太麻烦,我自己回去看俩老。他们电话里直接讲,如果不带外孙回来,我就不用回来了。这个是不是就是俗话说的,有了孙子就忘了儿女。不知道有没有这句俗语。
人在年龄大的时候挺容易满足的,有一个可以不让自己闲下来的工作,还有子孙关怀与问候就知足了。
提到不让自己闲下来的工作,那就是现在很多人羡慕的田园生活。有一座房,一方溏,一块田。爸妈把仅剩的4亩田种植了十几样产品,葵花,花生,棉花,绿豆,红豆,芝麻,西瓜,甜瓜,玉米,大豆……都是秋收的季节,他们老两口累的不行。葵花要收割了,芝麻也要收割,这两样产品都是要加工把种子弄出来晾晒,刚好趁我在家多个劳力,就安排在这两天收割。老两口拌嘴,我妈抱怨种了这么多产品,一会儿也闲不下来。我妈跟我抱怨,嫌弃我爸干活慢。说实话,我爸干活就是慢,他也不敢跟我妈当面顶嘴,背地里跟我抱怨,说这些产品都是我妈要种的。我作为信息中心只管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我妹说她早就习惯了。所以她每次回来家就是只管吃喝拿。
在家里遇到了小学同学,聊了一些八卦,哪个同学结婚了,哪个同学未婚生子了,哪个同学当小三了,谁过得很不错,老公做生意有钱后看不起人了。聊完天准备分开的时候她把我叫住,说是加个微信吧。我一直以为有微信,否则以前都是怎么联系的呢?后来才发现没有微信,以前都是QQ上联系的。时间过得很快,感觉两三年没有联系了。小学三年级之前,这个同学一直都是班级第一。她性格很直,但是为人很真诚。每次回家只要她知道我在家,肯定回来家里找我,随便叙叙旧,聊聊天,觉得心里暖暖的。有些朋友,平时没有联系,但是心里的某个位置还能想到这样的一个人。
在家里刷朋友圈,看到同事在圈里写道:河南城市以及人民给他的印象,让他对河南彻底改变了看法。我给他留言:你以前对河南什么印象。他私下里给我说,以前觉得河南小偷多,脏乱差。其实关于河南以及河南人,无论在影视剧里还是现实生活,都有很多不良评论,就像是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就连上大学还有工作后,很多人不愿意找河南的男女朋友。
以前练瑜伽的时候,一个同班的学员说我很有气质,问我哪里人,我让她猜,她说是浙江人。我说是河南人。她说了一句:不像啊。那河南人应该像什么呢?就像以前去一个四川的同学家吃饭,她爸爸讲到河南女人的地位很低,吃饭都不能跟男的一桌。因为他去那边的一个朋友家吃饭,女人都坐在另外一个桌子上。我心里表示无奈,那个表示尊重,男士坐一桌好敞开了喝酒。
临走时,我妹问我,选择去郑州工作不知道对不对,是不是应该留在焦作会好一点。当初妹妹多出一本线60多分的成绩考到南京。当时妹妹告诉我,因为我在南京上学,所以她想去南京上学。但是我后面去了上海上班,她说毕业后想回家陪父母,希望我在外面好好工作。我说,在现在的岗位好好干,做出点成绩再做选择,相信越努力越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