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发达的今天,一些事件一放到网上,就会引起全体网民的关注,同一件事情,会被不同观点的键盘侠们互撕,成几边倒的形势,在各种平台上撕来撕去吵来闹去,往往持续很长时间。
还有些事件,则是被有计划地推送至热点话题,短时间内就掀起唇枪舌战、制造出劲爆狂潮,而最后为某些人或团体达到某些背后的目的。
怎么会这个样子呢?
其实,这些事情的原理,一百多年前一个法国人就写了本书解释过了,这本书叫《THE CROWD》,译作《乌合之众》,这位法国人就是古斯塔夫·勒庞,研究心理学的人一般都会知道这本书。它是研究群体心理学的一本开山之作,被奉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经典必读书目,上面这样群体事情的原理都在这本书里。
本书英文名 THE CROWD 是个中性词,我更愿意认为这应译作“群体”,但到了国内就被人翻译成贬义词“乌合之众”了。其实勒庞并非反对一切群体,他认为陪审团制和议会制都是很优越的制度。
勒庞认为人一旦进入群体中,就会智力降低,个性消失,眼中只有“群体”这个整体。道德感可能变得极高或极低,倾向于不负责任。处于被催眠状态,无意识无辨别能力。依赖领袖,喜欢教条——不允许质疑,不做任何讨论的观念。勒庞认为群体容易导致暴行,因为个人处在集体中,所以会产生一种“强大感”,会做出很多疯狂举动。
勒庞在《乌合之众》里依次讲了群体的概念,群体的心理特征,群体如何形成,群体里的“领袖”有哪些特征。
首先,“乌合之众”也不是随便就能成为的,当一群人有了同样的心理,才能够成为一个群体。
其次,这些群体形成以后,就会产生一些心理特征,分别为智力下降;自信心爆棚,敢想敢干,横冲直撞;情绪化、敏感化,急于采取行动。
可是这些群体是怎么形成的呢?其实是在“间接因素”和“直接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所谓的间接因素就是一些观念、思想的长期渗透,在比较长的一个时期内,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想法,而直接因素是指一些导火索,就这样,在间接因素的长期影响,以及直接因素的瞬间触发下,所谓的“群体”就产生了。
最后就是群体领袖,这个在群体中是一种特殊的存在,群体的领袖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短期的,一种是长期的。短期的比如平台上带头发言的大V,打架时候带头的大哥,长期领袖就比如拿破仑、希 特勒这种,有强大的感召力量,明确的主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是作为领头人必备的条件,比如非凡的演讲能力。
总结:当人们有了相同的心理诉求,就有可能形成群体。而当个人一旦形成群体,就会出现智力下降、易于冲动和自信倍增的心理特征。群体倾向于盲目服从,拒绝理性,群体善用形象思考——一种极其容易脱离逻辑的思考方式。群体喜欢独断的言论,强势的领袖。对群体来说,他们喜欢的一个领袖是有威望的,强大的,有财富的。TA必须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一个能够提出断言的人——通过对断言的不断重复,以及情绪的感染,去引导群体。TA不需要证明其论点有多么正确,只需要不停的断言、重复。因为影响群体的手段就是断言、重复和传染(暗示),而群体中的每个人都容易接受暗示。
书摘:
1、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2、我们始终有一种错觉,以为我们的感情源自于我们自己的内心。
3、群体只会干两种事——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
4、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5、我们以为自己是理性的,我们以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有其道理的。但事实上,我们的绝大多数日常行为,都是一些我们自己根本无法了解的隐蔽动机的结果。
6、所谓的信仰,它能让一个人变得完全受自己的梦想奴役。
7、在与理性永恒的冲突中,感情从未失过手。
8、有时不真实的东西比真实的东西包含更多的真理。
9、群众没有真正渴求过真理,面对那些不合口味的证据,他们会充耳不闻…凡是能向他们提供幻觉的,都可以很容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凡是让他们幻灭的,都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10、数量,即是正义。
11、掌握了影响群众想象力的艺术,也就掌握了统治他们的艺术。中国人必读的六本书
12、没有传统,就没有文明;没有对传统的缓慢淘汰,就没有进步。
13、孤立的个人很清楚,在孤身一人时,他不能焚烧宫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这样做的诱惑,他也很容易抵制这种诱惑。但是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并且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出乎预料的障碍会被狂暴地摧毁。人类的机体的确能够产生大量狂热的激情,因此可以说,愿望受阻的群体所形成的正常状态,也就是这种激愤状态。
14、能够感觉到的现象可以比作波浪,是海洋深处我们一无所知的那些乱象在洋面上的表象。
15、昨天受群众拥戴的英雄一旦失败,今天就会受到侮辱。当然名望越高,反应就会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群众就会把末路英雄视为自己的同类,为自己曾向一个已不复存在的权威低头哈腰而进行报复。
16、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但是从感情及其激发的行动这个角度看,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更差,这全看环境如何。一切取决于群体所接受的暗示具有什么性质。
17、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希望感动群体的演说家,必须出言不逊,信誓旦旦。夸大其辞、言之凿凿、不断重复、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这些都是公众集会上的演说家惯用的论说技巧。
18、令人难忘的历史事件,只是人类思想无形的变化造成的有形的后果而已。
19、孤立的个体具有控制自身反应行为的能力,而群体则不具备。
20、专横和偏执是一切类型的群体的共性。
21、影响民众想象力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它们发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
22、群体总是对强权俯首帖耳,却很少为仁慈善行感动!在他们看来,仁慈善良只不过是软弱可欺的代名词。
23、大众没有辨别能力,因而无法判断事情的真伪,许多经不起推敲的观点,都能轻而易举的得到普遍赞同!
24、群体盲从意识会淹没个体的理性,个体一旦将自己归入该群体,其原本独立的理性就会被群体的无知疯狂所淹没。
25、从长远看,不断重复的说法会进入我们无意识的自我的深层区域,而我们的行为动机正是在这里形成的。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会忘记谁是那个不断被重复的主张的作者,我们最终会对它深信不移。
26、群体中的个人是沙中之沙,风可以随意搅动他们。
27、群体表现出来的感情不管是好是坏,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极为简单而夸张。
28、但凡能够成就大业的领袖人物,他重要的品质不是博学多识,而是必须具备强大而持久的意志力,这是一种极为罕见,极为强大的品质,它足以征服一切。
29、结群后,由于人多势众,个人会产生一种幻觉,感到自己力大无穷,不可战胜,好像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
30、当一个人融入社会之中时,他便失去了自我。
31、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们也许还是会愿意接受传统教育当中所有的弊端,因为尽管它只会培养一些被社会所抛弃的人、心怀不满的人,但起码,对冗繁知识的肤浅掌握,对成堆教科书的完美背诵,或许可以提高智力水平。但事实上它真的能提高智力吗?不可能!在生活中,判断力、经验、进取心和个性,这些才是取得成功的条件,这些都不是书本所能够给予的。书本是可供查询的有用字典,但倘若把这些冗长的词条都装在脑子里,那可是一点用都没有。
32、文明赖以形成的道德力量失去效力时,它的最终瓦解总是由无意识且野蛮的群体来完成的。
33、一切政治、神学或社会信条,要想在群众中扎根,都必须采取宗教的形式——能够把危险的讨论排除在外的形式。
34、群体精神最需要的不是自由而是服从。他们如此甘愿听从别人的意志,以至于只要有人自称是它们的主人,他们就会本能地听命于他。
35、尽管在那一天的那两个小时里他们做到了或者几乎做到了,到一个月以后他们却不再具备这种能力。他们无法再次通过考试。他们脑中不断丢失大量过于沉重的知识,而且没有新的知识来填充。他们的思想活力开始衰退,促进成长的才能渐渐干涸,这时一个得到充分发展的人诞生了,但此时的他早已疲惫不堪。结婚过上安定的生活,陷入某种循环,并永无止境地重复下去;他将自己封闭在狭隘的工作中,尽职尽责,仅此而已。他们最终变为了平庸之辈。
36、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与此同时,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特点。进而对社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37、群体的叠加只是愚蠢的叠加,而真正的智慧被愚蠢的洪流淹没。
38、人们经常说起那家大众剧院,它只演令人压抑的戏剧,散场后,必须保护扮演叛徒的演员,免得他遭到观众的暴打。他所犯的罪行,当然是想象出来的,引起了群众的巨大愤怒。我觉得这是群体精神状态最显著的表现之一,这清楚地说明,要给他们什么暗示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假与真几乎同样奏效。他们明显地表现出真假不分的倾向。
39、群体也许永远是无意识的,但这种无意识本身,可能就是它力量强大的秘密之一。在自然界,绝对服从本能的生物,其行为会复杂得让我们不敢相信。理智是人类新近才有的东西,太不完美了,不能向我们揭示无意识的规律,更不能替代它。在我们的行为举止中,无意识部分占的比重很大,理智所占的比例却很小。无意识现在仍作为未知的力量在起作用。
40、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不会记得那个不断被重复的主张的人是谁,我们最终会对它深信不疑,广告能有令人吃惊的威力,这就是原因。
41、名望的产生与若干因素有关,而成功永远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
42、在决定人们历史地位上起着更大作用的,不是他们的“真实”面目,而是后人对他们的认识和感受。
43、群体会让每个人在其中的错误缩小,同时让每个人的恶意被无限放大。
44、束缚个人行为的责任感一消失,人便会随心所欲,肆意妄为。
45、群体的无意识行为取代了个体有意识的行为,这是现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46、偶像崇拜的五大标识:第一,偶像总是凌驾于信徒,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这一点有着决定性地作用。 第二,信徒总是盲目服从偶像的命令。 第三,信徒没有能力,也不愿意对偶像规定的信条进行讨论。 第四,信徒有着狂热的愿望,希望把偶像的信条广加传播。 第五,信徒倾向于把不接受它们的任何人视为仇敌。 当群体符合第一条,其形式就等同于宗教,而这种情感就变成了宗教信仰。 对群体来说,也许最不合理的才是最合理的选择。
47、群众日益被大众文化所湮没,这种文化把平庸低俗当作最有价值的东西。
48、所以不要轻易地成为集体的一份子,这样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即使你以为自己只不过是随声附和了一下而已,实际上你已经成了帮凶。
49、群体的夸张倾向只作用于感情,对智力不起任何作用。
50、群体不善推理,却又急于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