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一:activity生命周期

转:http://blog.csdn.net/qq_23547831/article/details/41693807

Activity生命周期

在系统中的Activity被一个Activity栈所管理。当一个新的Activity启动时,将被放置到栈顶,成为运行中的Activity,前一个Activity保留在栈中,不再放到前台,直到新的Activity退出为止。

一、Activity有四种本质区别的状态:

1.在屏幕的前台(Activity栈顶),叫做活动状态或者运行状态(active or running);

2.如果一个Activity失去焦点,但是依然可见(一个新的非全屏的Activity或者一个透明的Activity被放置在栈顶),叫做暂停状态(Paused)。一个暂停状态的Activity依然保持活力(保持所有的状态,成员信息,和窗口管理器保持连接),但是在系统内存极端低下的时候将被杀掉。

3.如果一个Activity被另外的Activity完全覆盖掉,叫做停止状态(Stopped)。它依然保持所有状态和成员信息,但是它不再可见,所以它的窗口被隐藏,当系统内存需要被用在其他地方的时候,Stopped的Activity将被杀掉。

4.如果一个Activity是Paused或者Stopped状态,系统可以将该Activity从内存中删除,Android系统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删除,要么要求该Activity结束,要么直接杀掉它的进程。当该Activity再次显示给用户时,它必须重新开始和重置前面的状态。

二、

activity生命周期图

在上图中,Activity有三个关键的循环:

1.整个的生命周期,从onCreate(Bundle)开始到onDestroy()结束。Activity在onCreate()设置所有的“全局”状态,在onDestory()释放所有的资源。例如:某个Activity有一个在后台运行的线程,用于从网络下载数据,则该Activity可以在onCreate()中创建线程,在onDestory()中停止线程。

2.可见的生命周期,从onStart()开始到onStop()结束。在这段时间,可以看到Activity在屏幕上,尽管有可能不在前台,不能和用户交互。在这两个接口之间,需要保持显示给用户的UI数据和资源等,例如:可以在onStart中注册一个IntentReceiver来监听数据变化导致UI的变动,当不再需要显示时候,可以在onStop()中注销它。onStart(),onStop()都可以被多次调用,因为Activity随时可以在可见和隐藏之间转换。

3.前台的生命周期,从onResume()开始到onPause()结束。在这段时间里,该Activity处于所有Activity的最前面,和用户进行交互。Activity可以经常性地在resumed和paused状态之间切换,例如:当设备准备休眠时,当一个Activity处理结果被分发时,当一个新的Intent被分发时。所以在这些接口方法中的代码应该属于非常轻量级的。

可以从三个阶段关注Activity的生命周期

Ø整个的生命周期,指的是onCreate(Bundle)和onDestroy()之间过程。Activity在onCreate()设置所有的“全局”状态,在onDestroy()释放所有的资源。

Ø可见的生命周期,指的是onStart()onStop()之间的过程。在这段时间,可以看到Activity在屏幕上,尽管有可能不在前台,不能和用户交互。在这两个接口之间,需要保持显示给用户的UI数据和资源等。onStart()onStop()都可以被多次调用,因为Activity随时可以在可见和隐藏之间转换。

Ø前台的生命周期,指的是onResume()onPause()之间的过程。在这段时间里,该Activity处于所有 Activity的最上面,获得了用户焦点。Activity可以经常性地在RESUMED和PAUSED状态之间切换,所以在这些接口方法中的代码应该属于非常轻量级的,避免低效的转换而让用户有等待的感觉。

三、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面几个典型的场景

1) Activity从被装载到运行。则执行顺序为:onCreate()->onStart()->onResume();

这是个典型过程,发生在Activity被系统装载运行时。

2) Activity从运行到暂停,再到继续回到运行。执行顺序为:onPause()->onResume();

这个过程发生在Activity被别的Activity遮住了部分UI,失去了用户焦点,另外那个Activity退出之后,这个Activity再次重新获得运行。这个过程中该Activity的实例是一直存在。

3) Activity从运行到停止。执行顺序为:onPause()->onStop();

这个过程发生在Activity的UI完全被别的Activity遮住了,当然也失去了用户焦点。这个过程中Activity的实例仍然存在。比如,当Activity正在运行时,按HOME键,该Activity就会被执行这个过程。

4) Activity从停止到运行。执行顺序为:onRestart()->onStart()->onResume();

处于STOPPED状态并且实例仍然存在的Activity,再次被系统运行时,执行这个过程。这个过程是3的逆过程,只是要先执行onRestart()而重新获得执行。

5) Activity从运行到销毁。执行顺序为:onPause()->onStop()->onDestroy();

这个过程发生在Activity完全停掉并被销毁了,所以该Activity的实例也就不存在了。比如,当Activity正在运行时,按BACK键,该Activity就会被执行这个过程。这个过程可看作是1的逆过程。

6) 被清除出内存的Activity重新运行。执行顺序为:onCreate()->onStart()->onResume();

这个过程对用户是透明的,用户并不会知道这个过程的发生,看起来如同1的执行顺序,不同的是如果保存有系统被清除出内出时的信息,会在调用onCreate()时,系统以参数的形式给出,而1中onCreate()的参数为null。

四、下面阐述几种比较常见的情况:

(1) 单个A Activity启动回调流程

onCreate

onStart

onResume

(2) 当用户按下home键时

onPause

onStop

(3) 当用户再次回到原Activity时

onRestart

onStart

onResume

(4) 在A Activity的基础上,打开新的B Activity,此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B Activity的大小和透明度

a. B Activity完全覆盖A Activity,并且B Activity是不透明的:

A Activity: onPause

B Activity: onCreate --> on Start --> onResume

A Activity : onStop

b. B Activity因为尺寸小没有完全覆盖A Activity,或者B Activity是透明的, 此时A Activity的onStop方法是不会被执行的

A Activity: onPause

B Activity: onCreate --> on Start --> onResume

(5) 当用户按back键时

onPause

onStop

onDestory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启动与销毁Activity 不同于使用 main() 方法启动应用的其他编程范例,Android 系统会通过调用对...
    安卓Boy阅读 5,727评论 3 5
  • Activity作为四大组件之一,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组件,也是直接为用户提供主体的操作主件,基本上我们在Androi...
    倚栏静望阅读 3,720评论 0 0
  • 怅怀多是伤离别,遥盼处、断云叠。 夜露秋高易水寒,玉栏空零叶。 冷烟郁雾愁眉睫,孽海风流梦蝴蝶。 十二巫山隔帘纱,...
    刘小地阅读 2,778评论 30 69
  • 白衣挂影清霜淡 玉冠幽空紫月弥 锈剑藏锋老骥寐 寒眸断岳青筋旳
    茗香酒影阅读 1,144评论 3 1
  • 触发: 属性触发 A 参数: ngUrl 后台请求地址ngData 表单数据ngKey 主键,用于判断为新增...
    岁月静好⻗阅读 1,41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