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杂志发文: 基因狂人的"基因编辑婴儿",预期寿命将缩短!

Nature杂志发文: 基因狂人的"基因编辑婴儿",预期寿命将缩短!

大家是否还记得,去年11月震惊中外科学界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

当时,来自南方科技大学的贺建奎团队公开宣布,由其团队主导实施的一对基因编辑婴儿诞生,各界一篇哗然,随后引发学界一致谴责,其本人也因此被调查。

贺建奎口中的"基因编辑婴儿"与正常婴儿有何不同?

其实就是通过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把CCR5基因敲除,让编辑过后的婴儿体内失去CCR5受体。这样一来,HIV病毒就无法通过CCR5这种受体侵入细胞,从而让这对婴儿对HIV免疫,免遭艾滋病的命运。

尽管他们的初心是好的,可是基因敲除技术直接应用于人类生育繁殖,本身就是被现行法律和伦理道德禁止的。更何况,目前有更成熟的HIV阻断药,本来就可以帮助父母避免胎儿感染HIV。

另外,CCR5是否存在其他作用,人类目前还不清楚。轻易敲除这个基因,一旦不表达CCR5受体,很难保证不会出现难以预估的后果。

就在今年6月3日,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Rasmus Nielsen和Xinzhu Wei完成了一项关于CCR5-∆32的研究。

他们通过研究409693个人的基因分型和死亡登记信息,发现CCR5-∆32等位基因纯合个体全因死亡率增加21%。这表明CCR5-∆32的纯和突变对人类是有害的。

于是,他们在顶级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杂志发表了题为《CCR5-∆32 is deleterious in the homozygous state in humans》的文章,将这一发现公布与众。

同时,Nature配发了题为《Gene edits to 'CRISPR babies' might have shortened their life expectancy》的评论文章。

实际上,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含有CCR5基因,这充分说明CCR5基因具有重要的功能,即使人类还未完全弄明白该基因的功能和影响。

无论初衷是多么善良,在这样无知、有害的前提下,贸然对CCR5基因进行敲除,即使获得了免疫HIV的能力,却会带来寿命减少等风险,无疑是疯狂和不负责任的行径,必须受到强烈谴责。

参考内容: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19-0459-6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1739-w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世界上首例艾滋病免疫婴儿在中国诞生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这项手术通过基因编辑敲除了受精卵的CCR5基因,使得新生...
    大硕TheBigOne阅读 5,002评论 0 0
  • 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发声,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诞生,并称两名...
    李小醒阅读 4,127评论 0 1
  • 文/笨橘子 我是标准的90后,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会有很多不具备年轻人的想法。 我思想守旧,好像总是会有那么一些悲...
    笨橘子阅读 5,118评论 5 15
  • 二十多年前,在那个贫瘠而又美丽的小村子里,我的邻居在小河沟里面捡了一个小女孩,取名叫荷花。 人们发现荷花的时候,荷...
    冷月楼阅读 3,301评论 0 3
  • 小蝴蝶傲娇又挑剔,整天摆出一副臭脸 ,依着她漂亮总是蛮横无理的。 在春天的时候,妈妈带着她去田野练习采 花粉,她不...
    彩色梦想阅读 2,481评论 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