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抓基层打基础从来都是我们党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的重要法宝。实践反复证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什么时候真正在基层得到贯彻落实,党的事业就会兴旺发达,美好蓝图就能顺利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中共茂名市委第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了“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并旗帜鲜明地指出:各级党政负责同志,不能只当“专家门诊”,也要当“赤脚医生”,任期内要跑遍所有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策于民,脚上有土、心中有谱,当好“一线总指挥”。同时还强调,市委常委会将坚持听取镇(街)工作汇报制度,一竿子插到底,为镇一级把脉问诊、明确方向,推动镇级转作风、强执行、抓落实。从中央到地方都将大抓基层工作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眼睛向下,把精力放在抓基层上,把心思用在抓基层上。而抓基层是一门大学问,“打铁还须自身硬”,如何才能在大抓基层过程中抓出特色,抓出成效,这需要领导干部眼睛向下,久久为功。
要坚持常跑基层。习近平同志曾说:“我牢记毛泽东同志的至理名言,坚持调研开局、调研开路,凡事眼睛向下,先当学生,不耻下问,问计于基层、问计于群众,每年至少用二分之一以上时间深入基层和部门调查研究。”可见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群众基础是党执政的最重要基础。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人民至上,始终在思想上重视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想问题、作决策、干工作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听取群众意见,真正拜群众为师,虚心向群众学习。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眼睛向下,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建设上,坚持心往基层想,劲往基层使,身往基层去,钱往基层花。
深入开展“走基层”活动,切实提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把群众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这里所说的“走基层”是要伏下身子深入基层,是要全面践行一线工作法,用活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采取实地走访、查看资料、随机访谈等方式,摸清实情、发现问题、找准难题,切实找准制约基层发展的难点和痛点,对基层情况做到“一门清”“一说准”时刻保持心中有数。而不是“走马观花”式的听一听汇报,看一看现场,拿一堆数据,凑一凑文章。当你了解基层时腿跑“细”了,而群众需要你时你的腿变“粗”了,则此功成。
要坚持固本培源。抓基层打基础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固本培源的基础性工作,是需要各级领导干部长期抓、经常抓、反复抓、抓反复才能见到实效的工作,要久久为功,因此,必须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工作中,要坚决克服求新求快的短期行为心理,心浮气躁往往只注重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而不肯在时间长、见效慢、难度大的固本培源的工作上下工夫。那样或许也会取得一时的成绩,得到上级的赞誉,但会隐藏起一些深层次危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一旦出问题就可能是大问题。
所以,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抱着对党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基层负责的态度,扎根基层,把精力放在固根本、管长远的基础性工作上来。比如,建强基层领导班子,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抓基层要坚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提升基层的造血功能等等。要用好“抓”的方法摒弃“管”的思维,不能动辄大包大揽、“不”字挂帅,结果只把压力传到基层,信任却没有传到基层,导致“你不放心,我不尽心;你不放手,我不动手”造成上下“两张皮”。帮建基层,首先要信任基层,要注重从强化基层自建能力抓起,要坚持基层的事主要靠基层去解决的主基调。只有党委机关信任基层,还权于基层,真正提高基层党组织造血功能和自主抓建能力,才能够提高基层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基层建设全面发展、全面过硬。要坚持引导为主,以抓促建,做到到位而不越位,到位而不缺位。
要坚持问题导向。面对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的基层工作,要摒弃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平均发力的工作方式,在繁重的工作任务中分清主次,抓住重点难点。要坚持问题导向,在实践中,不断探寻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找准工作方法,学会“弹钢琴”,抓住“牛鼻子”,以科学的态度、求实的作风奋力工作,破解难题。发现问题是水平,解决问题是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紧扣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紧扣全面从严治党、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存在的问题,去重点思考、去调查研究,多方位协同、全方位比对,不断对表对标,才能不断培养自身在大抓基层中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层工作是一潭活水,抓问题是永恒的主题,“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遍布“棘手事”“矛盾窝”,干着费事活、受着夹板气,做好基层工作委实不易。有的问题今天解决了,明天有可能还会反复;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个问题可能又会冒出来。因此,解决问题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让基层建设不断上台阶,就必须保持长久的干劲,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不断成长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