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威,后周太祖郭威 ,别名郭雀儿,邢州尧山人。帮助刘知远建立后汉,成为重臣,后刘知远死,成为托孤大臣,辅佐刘承祐继位,刘承祐年幼,被宠臣挑唆诛杀大臣,派人去邺都诛杀郭威,郭威知道之后起兵反叛,攻进开封,灭掉后汉,先监国,后称帝。
951年,郭威建立后周,是为太祖。他生性节俭、虚心纳谏、改革弊政,使北方地区的经济、政治形势渐渐趋向好转。
954年,郭威因病驾崩。谥号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庙号太祖。葬于嵩陵。“一后三妃”皆陪葬。
郭威的确是一位好皇帝,他让五代开始有了统一的可能,为周世宗的明治打下了基础。相比于他的政绩,他的爱情故事更加动人,他和柴守玉的爱情故事让后人津津乐道,他的“一后三妃”都是寡妇的事实让后人惊叹。
圣穆皇后柴守玉
关于柴守玉和郭威的爱情故事,我已经写了一篇文章,在这里简单写一下。
柴守玉本是后唐庄宗的妃嫔,926年,庄宗被杀,明宗当时皇帝,为节省开支,遣散了大批庄宗的废品和宫女,柴守玉就是其中之一,在她回家途中,与父母在黄河渡口被大雨困住,住进了旅舍,遇到了同在旅舍的郭威。
那时候的郭威年轻气盛,好赌博,喝酒,打抱不平,在李继韬军中当兵,刚杀死了街上欺行霸市的屠夫,被李继韬放了后,四处游逛,浑浑噩噩,找不到生活的方向。
柴守玉和郭威一见钟情,柴守玉执意嫁给衣衫破旧的郭威,并把宫中带回的财物留了一半给父母,一半用于支撑和郭威以后的生活。
柴守玉笃定郭威将来一定是个贵人,于是让他读书,和他谈论时事,政治,处世之道,天下大势,规劝他改掉那些坏毛病,郭威一个穷小子娶了一个富家贵女,特别听柴守玉的话,柴守玉本来是就世家女,又在宫里生活过,见识非凡,对郭威影响很深。
婚后柴守玉并没有生育,他们收养了柴守玉的侄子柴荣为养子,柴荣就是后来的“五代第一明君”周世宗。
柴守玉和郭威的婚姻生活并没有持续几年,柴守玉就因病去世了,但她永远是郭威最爱的女人,他当时皇帝后,坚持立柴守玉为皇后,没有柴守玉就没有郭威的一切。是柴守玉成就了郭威。
淑妃杨氏
柴守玉死后,郭威娶了杨氏做继室。杨氏在嫁给郭威之前已经嫁了两次,做了两次寡妇。
杨氏是镇州真定人。父亲是杨宏裕,真定少尹。杨氏还有一个弟弟杨廷璋。
杨氏年轻时因为姿色姣好,以良家子被选于王宫。服侍赵王王镕。后来发生张文礼之乱,王镕被杀,杨氏流离在外。
后唐明宗继位后,安重诲看中杨家,并让杨家人当了官,杨家开始发达了,又让杨氏嫁给了乡人石光辅,不过,过了几年石光辅就死了,杨氏又一次成了寡妇。
这个时候的郭威正跟随在刘知远身边,还没有建立多大的战功,柴守玉刚刚去世。郭威听说了杨氏,想娶她做继室,遂以礼聘之,杨氏不同意。
郭威一听,暴脾气就上来了,让媒人传话恐吓杨氏,逼着她嫁给他。杨氏告诉了自己的弟弟廷璋。廷璋去见郭威,相谈甚欢。
回来后对杨氏说:“郭威这个人姿貌异常,不能拒绝。”
杨氏一听,知道弟弟不会骗自己,就答应嫁给了郭威。杨氏温柔敦厚,家庭和睦,把郭威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是郭威的贤内助。
杨氏和郭威的婚姻生活也不长久,过了几年,杨氏也因病在太原去世,葬在了太原郊区。郭威当上皇帝后,在951年九月,追册杨氏为淑妃。
杨廷璋,在郭威当上皇帝后,累历内职,出为晋州节度使。皇朝抚运,移镇邢州,又改鄜州。
贵妃张氏
杨氏死后,郭威又娶了张氏做继室,张氏也是寡妇。
张氏是恒州真定人,出身官宦世家。祖父张记,成德军节度判官、检校兵部尚书。父亲张同芝,本州谘呈官、检校工部尚书,是赵王王镕的部下。张文礼杀掉王镕后,张家没落。平叛的军队中有一个幽州偏将武从谏,看到张氏年幼,娇俏可爱,领回家中,给自己儿子做媳妇。
过了几年,张氏就成了寡妇,这时候郭威在太原。杨氏因病去世,郭威听说张氏后,就娶为继室。
刘知远称帝后,郭威成为重臣,张氏被封为吴国夫人。
后来刘知远去世,托孤郭威,辅佐刘承祐继位。950年,刘承祐年幼,听信宠臣的挑唆,“厌为大臣所制”,派人去邺都杀郭威,郭威知道后,起兵谋反。
刘承祐一听,不听太后的劝谏,派大臣把郭威的家人全部杀了,其中包括张氏和郭威的两个儿子。郭威知道后,怒火中烧,攻进了开封,监国,称帝,建立后周。
郭威当时皇帝后,追封张氏为贵妃。
德妃董氏
董氏,常山灵寿人。董氏嫁给郭威之前也是寡妇,不同的是董氏是以侧室的身份嫁给郭威的,那时候张氏还在世。
董氏的祖父董文广,后唐深州录事参军。父亲董光嗣,赵州昭庆尉。孩提时候的董氏很聪慧,刚刚能说话的时候,按丝管而能辨其声。七岁的时候,与父母走失。
一名潞州牙将把她带到家中,当亲生女儿养着。董家思念女儿,董氏的哥哥董瑀到处打听,找了六七年。
后来潞将入京师做官,董瑀见到了潞将,潞将把十三岁的董氏送回了董家。几年之后,董氏嫁给里人刘进超,进超为内职,契丹攻津的时候,刘进超被俘身亡,董氏在洛阳成了寡妇。
杨氏在世的时候,和董氏是同乡,时常说起董氏,郭威记在了心里。等到郭威随刘知远到达洛阳,想起杨氏之言,便想娶了董氏。后以礼纳之,做为侧室。
郭威当上皇帝后,张氏已经遇害,没有正室,中宫虚位,于是册董氏为德妃。
董氏贤良淑德,遇事明辨,是郭威的贤内助,953年夏天,董氏生病,郭威出征兖海,两人互相牵挂。等到平定兖州,车驾还京,董氏病重,死时年仅三十九岁。
郭威悲痛,辍朝三日。
郭威对每一位妻子都很深情,董氏长兄董瑀,以左赞善大夫致仕,仲兄元之、季兄自明,皆累历郡守。
954年,郭威因病去世,走完了他的一生。死后,“一后三妃”皆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