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红尘

红尘三千烦恼,佛法八万四千法门,然你我凡俗仍然苦寻一生而不得法吧。这篇文字,我们不开坛讲法,不宣言任何教派、思想、文化。说说那颗心,那颗染尘的初心。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些年,在茶道和香道的多次讲授中,总是被问,老师,你信佛吗?你皈依了吗?被问的多了,回答的多了,也思考的多了。在茶或者香的践行中,十年的路,说长不长,但也足以沉淀一些所悟来分享给身边的人。后来,结合实践经验,和良师教诲,总结出一套新的教学体系“茶修”“香修”。是基于茶、香知识、见识、德行的学习体系。更是融汇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十年茶香践行的成长。 比如在茶修中,以净静敬的次第来培复茶人的礼、善、和的精神气质。在香修中同样适用。把简单的冲泡,以有秩序、仪式的呈现,来体悟生活中的梳理和减负。

图片发自简书App


久之,我便成了一杯茶、一支香。于静中观己,观万物,得自在。那么,我究竟是皈依了佛?皈依了法?还是皈依了僧?答案是,我皈依了红尘,皈依了心,皈依了自然。在这里,想到一个禅宗的公案,原文不那么清楚的记得了,大致是如此…:问:师父,请问你修行之前做什么?答:砍柴、担水。问:那修行之后呢?答:依然是砍柴、担水。问:那既然你修行前后做着同样的事情,你修行的意义是什么呢?答:修行前,砍柴时,想着担水。担水时惦记着砍柴。修行后,砍柴时只砍柴,担水时只担水。

图片发自简书App


网络的鸡汤早已经泛滥了“活在当下”,但真正砍柴时砍柴,担水时担水的又有几人呢。红尘的累,大抵就是心念起伏,心绪烦乱的负累。红尘的苦,大抵就是爱别离,怨憎会。红尘的烦恼,是对过去的种种念念不忘,对将来的云云担忧恐惧。在当下的奢侈,是通往罗马的正法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修行的必要,更是须始于足下。不是隐于世,不是遁于尘。而是切切实实的皈依红尘,修于日常。在柴米油盐中修一颗善于觉知的心,觉知春花秋月的庸常但美。在喜怒哀乐中修一颗接纳的心,接纳万物不尽完美却独一无二,无可替代。在爱恨怨怼中,修海纳百川之度量心胸。在诸事无常中,修对境观照己心。布施爱,布施笑,布施一切善念善举。 皈依红尘,修于俗世。心及一切美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金刚经》别解文义 B1.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
    了了无诤阅读 2,903评论 0 9
  • B1.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
    常修阅读 4,623评论 1 8
  • 文||攻玉之石 前些日子,回了趟应城老家。听闻表哥回乡做了新房子,还特意去看望了大舅妈。 新房子是在原来的老地基上...
    石四姑娘阅读 1,053评论 21 14
  • 从13年开始接触挖财至今,历经了五个年头了,理财方面的知识,也从一个懵懂未知的少年,慢慢的成长为满腔热血的青年,因...
    凌波微步007阅读 515评论 0 0
  • 消失三天 亲人
    A_杨彦明阅读 14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