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终于读到邓晓芒先生的《德国古典哲学讲演录》。开篇讲与贺麟与杨祖陶先生的师承,说他们这个传承要讲逻辑线索,即便是写哲学教科书,也不能仅仅把各种材料搜集归拢来就完事儿,而要有深层次的思考。这些年的材料撰写工作,我也有类似的体会。从各条线收集的素材大多是散乱杂芜的,但合起来一定是有一个总体的方向性的思路。对工作越熟悉,越容易把握住这个思路。这个思路或明或暗、或有意或无意,当深入研究素材的时候会有不同程度的呈现。如何发现并提炼这样的思路是对撰稿人的考验,也是对撰稿人思想倾向的展示。毫无疑问,由此产生的结论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也是一篇文章中衡量工作得失的标尺。至于如何用好这个结论,那则需根据文章的现实需要定。
7月10日随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