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关于生命的学问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年一月份,有幸去厦门听台湾学者薛仁明老师的课--《一门关于生命的学问》,不同于以往参加学术类课程的功利心情,这次去听讲纯粹是心之向往,渴望得到高人点拔,获取生命的智慧。

  薛老师的课从孔子最有名的三位学生讲起,引述讲解孔子与学生的对话却很接地气,更多象是外婆在唠家常的方式,通过讲历史故事的方式将平常苦涩难懂的文言文娓娓道来,听者大多神情放松,听到精彩处会心而笑,但大笑之余又回味无穷,启发思维。

  薛老师从孔子一代伟师讲到为师之道,反对西方式的一味讲概念的教学方式,讲道理不一定懂道理,认为最高明的老师不一定是教给你知识,但却能启发你思考的能力,通过参-启发学生思考,达到悟-让学生学到精髓,最终通过自我思考获取的智慧才是属于自己的。

  薛老师讲到,以前师傅收学徒,并不会马上教予知识,一般第一年先从打扫卫生开始,第二年继续打杂,等到第三年磨练心性后才开始让你跟着学技术,这样往往效果最佳。因为人的习性有两层,一层是作为动物的习性,急功近利,心浮气燥,缺乏耐性;第二层才是人的习性,愿意思考及观察,静下心来钻研。最初这两年的打杂时光恰恰是通过艰苦枯燥的劳动磨掉动物的习性,有折磨才有悟,打开思路,从而进入到真正学生的状态。

  孔子因材施教的例子还很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从来就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感谢老师的启发,下回文章继续分享薛老师的智慧观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 而 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
    人道酬诚2018阅读 10,718评论 1 16
  • 记得我和大宋宋是五月结的婚,具体日期给忘了,翻了日历早已耽误过去。 一个月前我还在心里谋划一场什么样的纪念,唉,全...
    黄落落的客厅阅读 2,629评论 2 3
  • 今天杨老师说我完全就是白脖一个 可是我明明脖子很黑…… 好吧。我今天又被批了。前几天写王绣老师的一个专访交给杨老师...
    陈渡归233阅读 3,218评论 0 2
  • 我自己记得的哭泣里啊,第一次是初三时为了我爸说好的给我看鸟巢演唱会最后又不愿让我去而委屈的在房间哭的崩溃。第二次啊...
    Sireso阅读 1,274评论 0 0
  • 西西一抬头,就看见一片粉红色的霞光,在触目可及的天边发光,就像以前,她的熊娃娃卷卷那个颜色,可爱极了 她晾好刚洗的...
    白无禁忌的春天阅读 2,65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