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学习可能是好奇好玩学点啥的心态,学习完动手拍摄新鲜了短暂一阵子,后来彻底不拍了,甚至是故意不碰了,以前爱手机拍俩下的冲动也彻底放弃了,也没刻意去想为什么如此逆反,就像是故意叛逆的年龄所做的事,内心对抗
因为内心的敌意,一点也不再关注摄影相关事宜,荒废一年之后,因为读书的机缘巧合,重温了《被讨厌的勇气》,重温书中的观点,看到了觉察了更多自己的解释,对事情的看法观点,看到了自己小时候一直活在被比较,被打击,被贬低,缺乏关爱的环境里,内心缺乏安全感,内心深处是有被认可的需求的,会寻求认可,希望被看见,被认同,甚至被赞扬,当出现比较,或者感到压力,没做好,比较之后感到没她人做的好,就会逃避,放弃,做事的内在动机也就不复存在,本来感兴趣的东西,也会失去做下去的内在活力,这种可怕的模式和循环,会不知不觉影响我们,它潜藏在我们的冰山下面,不会轻易被看到,许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行为的背后因素是什么。
内观自己思维的头脑,我看到了自己的这种自动化模式,在自己或她人潜藏的比较里,在没认清自己做事的真正动力,自我价值的体现到底是谁赋予的时候,我们会动摇最初的兴趣和爱好!看清自己的价值不需要被谁赋予,我们做事是出于内心真正想要发现什么,看到这个自己眼里不一样的世界,不是去趋附她人,只是要做本真的自己,自己独特的属于自己的方式去看到真实,就够了,因为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我们发现真实的呈现,并去捕捉各种属于各自眼里自己所看见的美好,就够了!
所有的夸赞,只会带来对人灾难性的打击,就像阿德勒所说的,如果你脱离真实,一味夸赞她人,你就站在了优势姿态,比别人强的位置,甚至高位,她人就会自卑,没信心,比较就有好坏,领导层通常会利用这点去让员工做事,但会是不良循环,不是和谐正能量氛围,一旦夸赞不在,动力立刻崩塌,因为被满足的内心需求不能满足了,做事动机也就没有了。
所以,既不批评比较,也不夸赞的态度,非常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