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拉·阿卡罗格鲁——纸比塑料好?——如何审视环境民俗
如果我们真的要在这些复杂系统的交错中寻求可持续性,并且作出更好的选择从而带来环境净收益,我们必须找到办法。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学会事半功倍。我们有不断增加的人口,每个人都喜欢自己的手机,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下。所以我们需要创新的方法来解决眼前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即使普通老百姓也逐渐追求提升生活品质,也开始追求更文明的生活方式。“环保”、“绿色”、“生态”这些词开始变得越来越高频率出现在我们的交谈中。随着环保知识的普及,人们也更有意识和更有“公认”的方法去践行环保,如垃圾分类,使用可持续材料等等。可这些,被我们熟知的观念,或者称之为环保民俗,是否全是正确呢?
我们不能否认环境民俗,对于环保事业生态事业的推动,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可是面对日益超负荷工作地球,我们更应该推倒环境民俗中不正确的那部分。
其次,除了在选材上我们做到可持续,生活习惯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如不随意浪费食物,妥善处理各类不再使用的电子产品等等。
汤姆·赫克——遇到一个头疼的问题?先告诉我如何做烤面包吧!
这快速的表达重述和思考与分析是我们真正唯一明晰原理的方式。这是设计过程的核心。系统理论学家的确告诉我们,改变陈述方式的简单性与我们改进模型的积极性相关联。所以呢,使用便利贴绘图不仅更加顺畅,而且比起在纸上绘图, 它们还会使人们画出更多的节点。绘画内容也会更加丰富。
假如将演讲者的理论套到生活中,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觉得迈步过去的坎。我们也许会慌乱,而我们之所以会慌乱是因为我们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套到任何一个有挑战性质的场景,在网络上有一句经典的话“先这样,再那样,最后再这样整一下就可以了”。也许听起来有点扯,可解决问题往往就是如此。
像堆积木,我们要达到某个高度或形状,我们得思考它的地基,考虑它的承重,最后呈现我们需要的结果;也像开车,从广州到从化,我可以先走华快再上大广,转个弯就到,我有时间也可以沿着地铁的轨道,看遍一路风景,再回到大山的怀抱。
不论我们要设计什么,要解决什么,我们最先做的,一定是规划以及定好方向,才能事半功倍!
Bhu Srinivasan——资本主义不是形态意识,而是操作系统。
你的硬件在发展,软件也在发展。那相应的,操作系统也需要跟上。需要安装补丁,需要升级,要有新的版本。所有这些要同步发展。操作系统需要不断进化,才能跟上创新的脚步。提及资本主义或者一个较大的行业,往往每个人都有自己一个较为坚决但片面的看法,有的人觉得资本主义就是好(西方国家),有的人觉得资本主义就是烂(旧观念)。再或者说到AI,有人认为人工智能推动人类生活水平等各方面有着巨大的好处,也同样有人觉得人工智能发展过甚会取代人类,消灭人类。可不管任何行业或事物甚至社会性质,我们都可将其视为操作系统,视为生态。
甚至于自然环境也是个操作系统,食物链的概念大家都熟知,有了食物链上层生物,才更推动了下层生物的进化,人类为适应生存,从爬行到站立,从茹毛饮血,到满汉全席。这些都是操作系统的概念。